柳风泉影咫尺梦
出徐州城,往北,过秦洪桥,二十分钟的车程。
地叫柳泉。
柳泉,自有柳泉的传说。
一说是因自于那个写下“九州生气恃风雷”的“抖擞公”——龚自珍,他在这里留下“柳现祥光照万户,泉流淑水酿万家”的联句。
一说是因为天平天国的洪天王,他曾在这里写下“柳泉泉上柳千丝,泉柳柳下泉万缕”的诗句。
可我以为,原本这里就是叫做柳泉、就该叫着柳泉。
因得是柳,因得是泉。
有柳有泉。且那柳就在泉边,泉就在柳下。就是这样的简单,朴素得像一个穿着印花蓝衫的村姑,或者就是带着芦苇席荚肌肉健硕的大半小子。
大半小子的时候,我固执地以为那个写聊斋的蒲老头,就是在这里的官道旁,泡一壶好茶,静听着南来北往的过客讲那神狐的故事,要不,他何以取了个“柳泉居士”的名号?
山,这里有长龙凤凰祥象飞马;163座山丘风采迥异。
水,这里有柳涝苇黄五珠清泉;63个村落都有清泉润湿的土地。
何必要传说?山水间,一柳一泉就是传说。
景山大云寺门前的那眼直通地河的老井,井水里曾泛起大庙的檩椽,惊呆了古色的画卷;
高皇庙隐去了十丈高台,还依稀听得见钟磬声响在云天之外弥漫;
城子湖斑驳的城门石刻,洗不去十二座连城的晨星落寞;只留下一湖水一簇山;
钓鱼台,定记得隐士抱琴眠,或钓鱼或钓月,或醉卧石上作俗子,或衣袂飘然升仙去;
石户城断壁残垣,还匿藏着战国未散的硝烟;芳草萋萋,风起处似可闻千年的呐喊。
狼虎洞人祖大庙,在青石间的印象里依然香火灿然。
三元行宫,或是还记得当年皇家的盛典。
前象静伫,后象泰然,更有五马奔腾于前,这该是怎样的格局拱卫?我不敢妄猜这片土地该隐居着怎样的王者?
104国道若银线串珠,把105平方公里土地的精彩相接相连。
长长的津浦路线,在这一个镇里竟有三处有意的停站。浩瀚的微山湖波翻浪涌只为了和他半拥缠绵。堤纵横,水相连。山有兽走鸟飞,湖有鱼游虾跳,水有桨声帆影。人呐?更有压不住的豪气干云。
若是好时,便是剖肝沥胆又如何!
若是坏时,便是刀山剑丛亦无畏。
义重如山,抗日兵戈起时,这里曾是遍地英雄下夕烟。
“前相(读jiang)的周,西相(读音同前)的王,塔山刘家也不禳,还有山西一群羊”。还记得在老家城子的儿歌“城子庄挎皮枪家家户户都姓张”惹得邻居马家大爷拿着笤帚笑着满街追打。
情绵若水,或有山泉顺山而下,这里便是欢乐世界。妇人浣纱,棒槌声声打疼了山石;儿童戏水,撩泼嬉戏笑弯了河柳。
柳丝连古今,古今一样精彩。
63华里的向阳渠惊天动地。要让湖水高山上,要让山间稻米香。没有石材山上采,没有黄沙水里淘。水泥烧得、炸药炒得。明渠暗洞,一锤一嶄通来。山高水低,一心一意扯过。两万民工、5年苦干,终得稻花飘香两岸。50年岁月星移斗转,渠已老,水无踪,只是这向阳渠畔春意还浓。
泉色照春秋,春秋一般绚烂。
满山槐花白,蜂穿梭蝶飞翔,紫荆相伴。满园硕果香,鸡来往鹅高歌,但见野兔悠忽过。山丘上绿意盎然,平原处阡陌纵横,湖泊里桨声呕哑。若说恰是江南秀美,却分明又带北国雄奇。
一镇含两城,城子、石户都披着千年风霜。摘一片落叶都能问出胡须斑白的故事;
一步可出“国”,北邻的利国以铁闻名,城子河的煤炭可炼铁成钢;
一关可傲骄南北,“淮海第一关”传说是岳飞亲书镌上。
只这万亩鱼塘,波光粼粼,当不弱那千年的清泉。
只这千米长堤,紫竹槐密,亦不愧那万年的垂柳。
柳密泉涌处,看炊烟袅袅下西山。
高皇庙处,羊汤飘香;色若白乳,汤似琼浆。
套里船上,鱼羹醉人。红烧清炖,热凉琳琅。
河里杂草可入菜,(杂草丸子)。
塘中荷花亦上席,(油炸荷花)
更有热鏊的煎饼,凉盆的醉虾。
最难忘地角皮伴着的鸡蛋,洋槐花和着的面饼,若是再配上一碗老娘亲做的鳝鱼面筋汤,味美如此,人间能有几回尝?
稍等稍等,微山湖四个鼻孔的鲤鱼正在柴锅热炖,尝过了才知为何是当年的皇家钦点,尝过了才知鲤鱼四个鼻孔绝不是想变就变!
若是豪气升腾,且上山去,择一处青石,或大洪拳虎虎生风,或八卦掌势若潮涌,再得一壶佳酿的老酒,一声长啸山谷应,汗湿布衣清泉濯。山风劲,老酒烈。不亦乐乎。
若是诗意盎然,且下湖来,顺一叶扁舟,摘几只菱角,或扯一片荷叶作遮阳之伞,芦苇深深,听水鸟啁啾,看鱼儿起舞,无游击枪炮之激烈,只夕阳琵琶之悠闲,不亦乐乎!
柳无竹雅,却多几分柔情;泉无溪长,却见源头清冽。
柳风泉影,咫尺之梦。
柳泉,等你的归程!
柳在,泉在,柳、泉,都等着你来!
徐州老土(张本刚) 稿子文笔流畅,佩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