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佩的“两个世界”
——读郝飞新作《张爱玲的两个世界》随记
2016年的伏天,我的同学郝飞先生说有一本书要送我,我想郝先生多年的书法世界终于有了收获,但及到郝同学把一本书递到我的眼前,我盯着封面上的“郝飞著”三个字看了好半天,有失礼貌的一再问,这是你写的?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依然有些错愕。书法家郝飞先生的书名叫做《张爱玲的两个世界》——一本正儿八经的文艺评论集。只有从书法家周祥林先生题写的书名和用小楷写就的序言以及书前两幅郝同学的书法作品才提醒我这本书作者的书法家背景。
书法家做了文艺评论家的事,或者就是书法和文学本来就是郝飞同学的两个世界。
郝飞写得是张爱玲的两个世界——浮华与素朴。我好奇书法家郝飞怎么就从对张旭、怀素忽然就开始对1920年出生1995去世的作家张爱玲投以热情的目光。周祥林老师在序中说,这是“跨世纪的姐弟之恋”,是提纯了的一种“几乎爱情的感情”,忽然就爱了?我有着许多疑问。
郝飞在《前言》中细细交代了“恋爱”的路线。先是偶然地观看电影《色戒》,看了不过瘾,便找了小说《色戒》,这时发现作者张爱玲有了吸引自己的地方,便找来了张爱玲更多的作品来读,读着读着,感受到了“欧美思想之风”,便去读与张爱玲文字相关的西方作家的作品,比如萧伯纳、易卜生、毛姆、莫泊桑等等,再回头读又发现张爱玲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极深渊源,又读了《金瓶梅》、《海上花列传》等等,于是渐渐从小说中跳了出来,看张爱玲的文学背景和文学形象,于是便有了这许多的感悟,有了这一叠沉甸甸的文字。
我不太懂张爱玲,不知道郝飞先生的评论达到了怎样的高度。让我感佩的是郝飞先生在自己除书法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里创造了自己的精彩。
巨大的阅读量,使他的评论旁证博引言之有物。细致的笔墨功夫,严谨而不失灵动。感谢郝同学让我这个混迹于作家之流的家伙在自愧弗如之余,又多了许多进取之心。
一个人的世界从来就不应是单一的色彩,郝飞之新作,鼓励我开始张望窗子外的风景。
谢谢郝飞!
老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