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炼化“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海南炼化公司目前员工不足800人,平均年龄33岁。近年来,该公司结合人员少,年轻人多且有朝气、好学上进,但技能不高、经验不足的特点,创新“三支人才队伍”培训方式,畅通人才成长通道,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构建规范有序、务实高效的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全面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以最少的人管理千万吨级炼化企业”的目标。
完善培训制度,做好员工培养规划
为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规必依,该公司认真制定并发布“导师带徒”、“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管理办法”等各项培训管理办法,完善制度建设。2016年又制定了“新员工短期培训计划”、“三支人才队伍培训计划”、“十三五人才培养发展计划”等短、中、长期培训目标和计划,立足当下,规划长远,真正从认识上统一,从行动上支持,把员工培训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事来抓。
抓培训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该公司的培训师基本都是兼职甚至是临时委派,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为提高培训质量,该公司组建了一支技术水平高、业务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明确培训员岗位职责,使培训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培训计划得到有效执行。公司还计划外请专业培训机构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师的自身业务水平。
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
该公司改变以往单一的授课模式,积极创新培训方式。采取了对不同课程、具体条件、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教学方式和培训手段,增强员工参与兴趣,提高培训效果。一是开展“四个一”(即每日一题、每周一练、每月一考和每年一赛)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时效性。二是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开展专家带徒、技师带徒和导师带徒活动,以老带新,先进帮后进,通过言传身教,充分获取实践经验,促进员工技术素质的整体提高。三是利用集团公司资源优势,有计划地选送技术骨干、学习尖子330余人次参加集团公司和兄弟企业等系统内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其中选拔高层次人才培训25人次,做到以点带面,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整体提高。四是开展班组长外出学习调研活动,对标石化系统的合资企业和先进企业,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汲取长处,补齐短板。五是聘请各类专家定期授课指导。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员工业务技能水平存在的弱点和短板,利用晚上业余时间组织公司兼职教师和行业专家授课,全年累计授课23次,约988人次参加培训。
强化考核功能,发挥指挥棒作用
该公司一方面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单元中心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利用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收入直接挂勾,强化各级业务部门的培训职能,在公司范围内树立“管业务、管培训”的理念。另一方面为增强员工培训的危机意识,建立了上岗考核机制,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将压力转化成进取的动力,防止出现“优者多训、忙者少训、劣者不训”的现象,形成我要学习的风气。
立足岗位成才,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该公司进一步完善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序列成长通道建设,在去年1月份和11月份分别启动专家遴选和主管技师遴选工作,经过个人申请、民主推荐、选聘委员会评审和领导班子会审定等程序,选聘出4名公司专家和4名主管技师,畅通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序列成长通道,树立了崇尚实干、积极进取的用人导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该公司一人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在9月份集团公司重整装置技能竞赛中,一人荣获金牌,公司代表队获团队三等奖;在集团公司HAZOP技术比武中,聚丙烯和催化裂化代表队获得团队三等奖。在10份月集团公司二甲苯装置技能竞赛中,公司勇夺2金2银1铜,团队获二等奖,实现了公司金牌、奖牌为零的突破,取得了建厂以来的最好水平。
(邱元广 刘宏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