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2-18 10:16:58

木匠叔叔

作者贵州毕节石油罗陆聪

    临近新年,想把家中的阳台清理清理,虽然离扫尘还有些日子,但除陈迎新的心情还是一如既往,早早地盼着。
    那日,天气晴好,我把七零八落的杂物堆积在阳台一角,转身看到这件木质碗柜,尽管很陈旧,落满了灰尘,也已当杂物柜使用,但我还是恋恋不舍。碗柜每一寸裸露着的木纹不可思议地保持着当年精致的形态,抗拒着岁月的磨损。打开碗柜的门,吱吱扭扭地响着,这些声音穿过我的耳鼓像潮水般蔓延开来,零零碎碎的记忆扩展到整个身心。

    六七十年代的家具,多是木匠手工精心打造。无需半颗铁钉,每一处构件的拼装都依靠木榫巧妙地在凹凸处铆上,这种运用榫卯结构连接的工艺不仅能让家具长久地保存完好,而且极具艺术性。我用手指轻捻脱落的斑驳的木皮,让它深深地扎入童年的记忆。

    早已记不清当年那个木匠的模样,记忆中他嗓门很大,性子很直,整天斜挎着泛黄的、宽大的破旧帆布包,包里塞满了看不懂的工具。看得出他很爱惜它们,把它们当成宝贝。因为每一件工具都锃光瓦亮,比他的脸还要有光彩。

    那年,我大约十岁,因为好奇,总喜欢在木匠叔叔做工的时候,蹲在旁边翻开他的布包,问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叫啥,干啥用的?直到今天,我向别人炫耀的那些有限的木工知识还是叔叔当年教的墨斗是用作较直的,鲁班尺可以丈量与校正角度,刨刀能把木板刨平,凿子用以开槽与凿孔。

    十多年过去,搬了几次家,碗柜虽已残破,却一直留在身边。看到它,父亲提起当年,记忆又再次被勾起:那木匠是走街串巷时被他请来的,做事达实,肯动脑筋,手艺不错,有股子钻劲。家里弟兄两个,因为贫穷,上学的机会留给了弟弟,为谋生学会了木工活。

    或许有相似的经历,父亲与他竟有些惺惺相惜,当时很想多给点工钱,苦于经济拮据,最终也没拿出更多。直到现在,父亲还偶尔念叨,不知道那位木工兄弟后来过得怎么样?

    我想起曾在一档“鉴宝”栏目听过这样的对话,主持人指着那不起眼的物件,问:“为什么它就这么值钱呢?”,“因为它经过了时间的考验。”鉴宝专家说。我想,或许这件橱柜没有年代的锻造,算不上是件值钱的玩意儿,但是那段短暂的,与陌生人相处的时光,却让我时常想起。父亲说,品质是工匠的脸面。那些手艺人传承的工艺、品性、文化……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是价值所在,世事大抵如此。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2-18 18:02:31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前来学习,感谢赵老师带来精彩分享,周末愉快

zzczzc 发表于 2017-2-18 18:36:27

感谢赵老师带来精彩分享

zzczzc 发表于 2017-2-18 18:36:40

前来学习前来支持

zzczzc 发表于 2017-2-18 18:36:51

支持专页支持版主

zzczzc 发表于 2017-2-18 18:37:01

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zzczzc 发表于 2017-2-18 18:37:09

羊君 发表于 2017-2-18 20:50:52

回 1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对专页的给力支持!问好!      向优秀的李老师学习!周末快乐!

羊君 发表于 2017-2-18 20:51:24

回 2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张老师对专页的给力支持!问好!

羊君 发表于 2017-2-18 20:52:14

回 3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来访!感谢支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木匠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