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矿“三多”夯实安全根基(2.20)
东滩矿牢牢抓住安全管理的“牛鼻子”,拓展安全管理的新内涵,逐步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控网络,达到安全预控、现场可控、整体受控的良好效果。
区队会议室多了个摄像头
在安监处办公室打开电脑,10余家井下单位会议室监控画面在显示器上出现,哪个区队班前会存在问题都能及时掌握,并以视频方式通报。班前会作为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口”,是区队安排生产任务、落实安全工作重点、排查安全不放心人的重要环节。为牢牢盯住这个关键环节,该矿对井下区队会议室全部安装摄像头,把会议实况视频上传网络,实时查看管控,强化会议纪律,规范职工行为,提高会议质量。同时,采取分管矿领导、副总参加区队班前会“常态化”督导的新举措,要求分管矿领导、副总每月至少参加分管区队6次;矿值班人员每天轮流参加、过程指导;安监处每天抽查会议召开情况、管理人员参加情况、值班人员掌握隐患情况,有效提高班前会质量。
区队多了个“记账本”
走进通防工区,区长张佃民介绍:“从去年矿上推行手写工作重点后,既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我对现场重点的认知,还能让值班人员安排工作时思路清晰、重点明确。”每天,区队长在早会上向当班职工强调重点工作后,随即在区队每日安全工作重点记录本上做好记录,由值班人员传达到每个班次、每名职工。让区队负责人每天更新“安全账本”,加深对重点工作的认知,方便交接班后全面掌握现场生产状态,是实施区队主要负责人手写每周、每日安全工作重点制度的初衷。区队主要负责人每周组织单位管理人员召开一次安全工作重点分析会,梳理一周内出现的隐患、红黄牌等问题,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对下周重点工作进行安全预判。通过强化安全工作重点日安排、周分析,督促区队主要负责人全面掌握现场情况,精准管控现场安全。
现场多了个“新工人”
生产现场是最好的老师,亲手操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东滩矿要求生产科室、区队管理人员每月至少一天到现场进行岗位实践,参加实践前,管理人员会像“新工人”一样,学习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熟悉实践工种的操作程序、操作技能、安全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实践过程中,明确监护人员,干什么怎么干,由当班工班长说了算,当班收入根据岗位内部市场结算单计算;升井后根据实践过程撰写心得体会,叙工作流程、谈劳动感想、提好的建议。全年参加现场实践1500余人次,撰写上交个人实践心得近2000篇。同时,为督促生产科室、区队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查问题,先后制定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写实、下井巡检签字等制度,要求科室、区队管理人员入井后进出采煤工作面必须由一个顺槽进,另一个顺槽出,形成闭环路线,并在进出时签字,巡检过程不少于40分钟;统一配备写实记录本,记录隐患编号、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等内容,由现场跟班人员或工班长签字确认,安监处每天一检查、每周一总结、每月一通报,并将此项工作列入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一项具体内容,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盛玉强 刘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