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矿:迈入3000万吨“俱乐部” 4年跨上新台阶 同比增长10.5%
淄矿:迈入3000万吨“俱乐部”4年跨上新台阶同比增长10.5%
最近,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让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干部职工高兴不已:该集团2016年完成商品煤产量3001万吨,同比增长10.5%。完成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增收26亿元;
这是他们继2012年达到两千万吨之后,用4年的时间再次跨上了一个崭新平台。而他们在2001年达到千万吨之后,则用了11年的时间实现产量翻番。
“企业只强不大没有地位,只大不强没有意义。我们现在的产能,基本都是先进产能,首次实现3000万吨产量,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淄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中辉表示。其中,省内矿井完成1107余万吨,省外矿井完成1893余万吨。
淄矿煤炭开采有着悠久的历史。1904年开始工业化开采的淄矿历经百年风雨,曾为山东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前身德华矿务公司开办的淄川煤矿,曾是山东当时最大的煤矿。1909年德华矿务公司日产量达到1000吨以上。这个日产量和年产量与全国各大煤矿相比,仅次于开滦和抚顺,排到第三。
在“去产能”、稳效益、保安全的多重压力下,该集团坚持把煤炭主业集约化作为应对危机、破解困局的内在需求,持续稳固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坚持以掘保采,掘进先行,不断优化生产组织,以高效掘进带动采场优化。他们强力推进保接续、提单进工作,狠抓工艺、工序、组织“三个优化”,严格执行“三集中”生产模式,企业掘进进尺、开拓进尺计划完成率分别达到101%和152%。同时,他们在牢固树立“一次支护到位,杜绝二次扩修”精益思想的基础上,组织召开 “创新提效保接续”现场会,确立了以系统、支护、工艺、设计“四维度”优化的高效掘进体系,掘进效率同比提高5.9%,万吨掘进率同比下降6.6米。
以先进装备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企业插上机械化和信息化的翅膀。基于此认识,他们积极推广应用全岩综掘机、掘锚一体机等先进设备和高强让压锚杆等支护材料,全公司平均迎头个数同比减少6.9个,月度单进水平由217.4米提高到232.6米。唐口煤业单产单进水平同比分别提升9.7%和12.6%。在能源集团开拓进尺比前3年平均下降29%的情况下,淄矿集团开拓完成了年度计划的152%。其中,巴彦高勒开拓进尺9504米,完成计划的190%。正通业业开拓进尺11270米,完成计划的141%,矿井安全生产的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主力矿井高产高效,挑起了该集团的发展重担。唐口煤业加速“两采一充”的生产布局调整,抓住阶段性产能释放的有利时机,完成产量491万吨。亭南坚定稳产高效目标,在生产布局、组织、装备上三线用力,实现了生产接续、系统运行双向稳定,完成产量480万吨。巴彦高勒、双欣矿业加强设备维护、劳动组织和现场管理,商品煤产量分别完成692万吨和551万吨。不仅如此,正通煤业、新河矿业加速基建转生产步伐,一手抓建设项目收尾,一手抓现场生产管理,完成了既定目标。
不仅如此,该集团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瓶颈问题逐一破解。唐口煤业南部风井建成投用,新河矿业生产能力核定完成,巴彦高勒煤矿产能置换方案获批,正通煤业取得合法生产手续、铁路专用线开通运营。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统筹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全面启动,为企业长远发展和转型发展提供了保障。
主力矿井挑大梁,存量矿井则精采细采。许厂煤矿、岱庄煤矿、葛亭煤矿三矿积极回收边角煤、断层煤柱等资源,以“吃干榨净”的决心,打实主业托底工程,全年找煤扩量85万吨,占实际产量的17.2%,为企业转型提供了基础保障。目前,该集团各生产矿井全部被命名为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弋永杰)
QQ号码:36499042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