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二月二
作者 浙江台州石油分公司张秀坤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辛勤劳作的祖祖辈辈在总结经验、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孕育了各不相同、丰富多彩的文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二月是春天真正到来的代名词,印象中位于鲁中地区的老家二月二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打个雷,好年头。”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乡间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老天保佑丰收,印象中家乡的二月二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
“炒面棋,大人孩子一席。吃燎豆,老婆孩子一溜。白面棋子两头尖,包顿饺子敬老天。炒把豆子圆溜溜,今年是个好年头。”从这大街小巷口口相传的民谣中便得知,二月二这一天炒面棋,吃燎豆,包饺子等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小时候陪奶奶做棋子是个幸福的事情,奶奶为了炒棋子会起个大早准备材料,只见她把鸡蛋、白糖、面粉、花生油用温水搅匀和糊,搅拌成湿面絮,揉成较为硬面团并盖上保鲜膜放置20分钟后,取出面团尽可能揉光滑,把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片,将面片切割成大小均匀的零星棋子,晾干20分钟后置于油锅中烹炸,等稍微变凉便可食用。金黄色的面棋入口香甜酥脆,虽经过油炸但没有一丝油腻的感觉。过了二月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小伙伴都会在上学的路上分享着各家的面棋,虽制作材料一样,但由于晾干、烹炸时间、油温的不同口味稍有差池。回想那时上学的路不长,小伙伴们一路品尝、面棋一路飘香。
燎豆是把豆子洗净放入炒锅翻炒,等豆子皮裂盛出备用,炒锅中倒入清水、蜂蜜、白糖一个方向不停搅拌直至糖浆全部冒出粘稠的大泡泡转小火,倒入备用黄豆搅拌均匀,取适量的淀粉裹匀黄豆,小火翻炒片刻即可。炒面棋、吃燎豆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孩童们的味蕾期盼,也给予了乡民们对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好兆头的美好期望。
除了饮食方面的风俗以外,不了解当地二月二风俗的外地人会见到一个神奇的现象,这一天大街小巷不管大小的理发店都会爆满。因为在鲁中地区会有二月二“理发去旧”的说法,孩子“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大人“剃龙头”预示辞旧迎新,一年都有精神头。在这一天,当地所有的庄稼人都忌讳洗衣服、拿针线,因为做这些会导致庄稼被虫子咬噬,不会取得丰收。
印象中的二月二,各家各户过节忙。现在的人们已不再靠天吃饭,忙碌的工作取代了这些风速小吃繁琐的制作工序,取而代之的是超市里制作好的口味繁多的成品。在现代年轻人看来这些风俗已经过时而且没有科学依据,但无论是饮食习惯还是风俗忌讳,都是被朴实的农民寄予了对来年庄稼收成的美好愿望,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没有现代高科技的帮助,农民只好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辛勤耕耘和对老天的尊敬与节日风俗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有些风俗信仰总是好的,在这个崇尚洋节的时代潮流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增加形式感来捕捉新一代人的兴趣,才不至于我们的后代对于节日只剩下了圣诞节。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带来精彩分享,为你鼓掌,为你喝彩,周三愉快 谢谢张老师的精彩分享http://bbs.bztdxxl.com/p_w_picpath/post/smile/maomao/37.GIF问候老师辛苦了http://bbs.bztdxxl.com/p_w_picpath/post/smile/maomao/26.GIF
向敬业的老师学习http://bbs.bztdxxl.com/p_w_picpath/post/smile/maomao/26.GIFhttp://bbs.bztdxxl.com/p_w_picpath/post/smile/maomao/26.GIF 谢谢老师的师徒论坛一如既往的厚爱 温馨的回忆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向敬业的赵老师学习 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问候老师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