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3-1 10:04:58

小城古事

作者山东石油分公司薛庆儒

    周村,一座千年的鲁中古城。作为近代袁世凯开放的商埠,这座被誉为旱码头的古城,漫步其间,无须多想,亦无须多看,举手投足的不经意中,便会发现一个又一个老物件儿,一件又一件的古老故事与传说。
    根据《周村志》记载,最早有关这座古城的记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矗立在齐国故都临淄城不远处的另一座古城,它用自己繁华的贸易为当年齐国的强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无论何时何地,发展总是硬道理。正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形容到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按今天人们浅薄的猜测,这应该算是对于一切向钱看的最古老的记录了吧?不论如此评论的好与坏,千百年前,在相对空旷的齐鲁大地上,街道之上摩肩接踵,总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景象。正是这样古老的向钱看的经历,让这座小城一时商贾云集,也为这座古城文化传奇留下了浓浓的商业基因。

    太过久远的历史,总是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物证,可即使是从有据可查的历史来看,周村也够古老、有岁数的了。就说鲁商发源地吧,其实这事算起来也有年头了,据说,今天依然屹立在商界,已经进入北京最繁华地段王府井的瑞蚨祥,其事业发展的最初“龙兴”之地,便是在周村古城。至今,在周村古商城大街上,同样是最繁华的地段,还保留着瑞蚨祥当年创业时的情景。看着时至今日店内仍是门庭若市的景象,这既可说是上百年前瑞蚨祥最早的创业者们传奇故事的延续,又或可说是瑞蚨祥老树发新芽的证明。

    在古城的大街之上,最年轻的景致,当算是在大街街口的“大街”牌坊了。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牌坊并不年轻,年轻的是上面那两个大字“大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被毛爷爷亲切称呼为红色书法家的舒同舒老爷子的作品。俩字苍劲有力,运笔独成一派,味道自是不同。当然,即使说它年轻,这两字的年龄,也已有五六十岁了。

    物件古老尚属其次,因为周村古城中,古色古香的建筑,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佛堂寺院比比皆是,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树更是满街都是,省去了“路转桥头忽现”的诗情与画意。在古城中,古的最有风味的,当属留传了千百年的古风俗。无论是人们见面时的作揖行礼,还是各家各户门上贴着的对子,抑或是举手投足间的一个眼神、说话时的一个语气,都透着一股子齐国古文化的底蕴。无怪乎这里是鲁商的发源地,浑厚的文化底蕴,总是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让你行走在古城间,仿佛在转瞬间便穿越回到了从前,至于自己是穿越回了古代的哪一朝、哪一代,说不清楚。十足的古老,十足的别有风味,让人感受到十足的与众不同。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3-1 17:54:58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带来精彩分享,为你鼓掌,为你喝彩,周三愉快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7-3-1 19:59:33

谢谢张老师的精彩分享http://bbs.bztdxxl.com/p_w_picpath/post/smile/maomao/37.GIF
问候老师辛苦了http://bbs.bztdxxl.com/p_w_picpath/post/smile/maomao/26.GIF
向敬业的老师学习http://bbs.bztdxxl.com/p_w_picpath/post/smile/maomao/26.GIFhttp://bbs.bztdxxl.com/p_w_picpath/post/smile/maomao/26.GIF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7-3-1 20:00:09

谢谢老师对师徒论坛的支持

zzczzc 发表于 2017-3-1 20:19:27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zzczzc 发表于 2017-3-1 20:19:47

赵老师转贴辛苦了

zzczzc 发表于 2017-3-1 20:19:57

向您学习向您看齐

zzczzc 发表于 2017-3-1 20:20:10

问好老师周三快乐

zzczzc 发表于 2017-3-1 20:20:17

煤缘 发表于 2017-3-1 21:58:58

感谢分享,赵老师辛苦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小城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