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能化赵楼矿落实矿长座谈会精神“有抓手”
集团公司省内矿井矿长座谈会召开后,菏泽能化赵楼矿审视自我,精准定位,创新载体,迅速将座谈会精神抓在手上、刻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
走出去,对标找差。该矿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分专业、分系统、分层次召开座谈会,深入分析矿井管理理念、发展境界、精益管理、生产布局、效益提升等方面与行业及省内先进矿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找准制约矿井高质高效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逐一分类别列出差距和问题清单;依据问题清单,分专业组织人员到山东能源龙堌煤矿等行业先进学习先进、对标找差。同时,组织人员到同等级和频临资源枯竭矿井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后危机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
沉到底,精准定位。该矿作为集团公司第一千米埋深矿井,围绕建设“四个一流”精品矿井建设目标,以锻造集团公司支柱矿井为己任,确立了建设“5个示范矿井”目标。即:实现井下作业地点降温制冷全覆盖,力争建成全国高温热害治理示范矿井;跟踪国际先进防冲击地压科研成果,培育骨干防冲专业技术队伍,争取建成行业冲击地压防治示范矿井;确保除尘效率不低于90%,力争建成集团公司综合防尘示范化矿井;完善大巷有轨电机车与无轨胶轮车、轨道运输与单轨吊相结合的立体化运输网络,力争建成集团公司辅助运输精益管理矿井;依托矿井安全诚信管理,确保建成集团公司安全诚信示范化矿井。
浮上来,高效推进。该矿依据对标找差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细化问题清单,让一切制约矿井发展问题“浮上来”。围绕集团公司28项、煤业公司36项重点工作,从生产接续、精益管理、人才队伍、技术创新、布局优化、装备配套、改革改制、党的建设等方面,列出问题不足“大清单”、写出跟进落实“时间表”、绘出重点事项“路线图”。特别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制定实施《青工三年振兴计划》和《12345人才梯队建设实施方案》,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人才圈”;在生产接续上,积极应用新装备、新工艺,努力提高综合单进水平,扎实开展“三年掘进会战。(菏泽能化党群工作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