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3-6 03:06:10

创业大赛不能成为“秀场” 政协委员建议适当控制比赛数量

东方网3月5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举办各类大赛营造创业创新氛围本身无可厚非,但“一窝蜂”式的上马,不仅让人应接不暇,而且可能对“双创”产生副作用。在此次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上海市委主委郑惠强就指出,推动创业创新需要有耐心和专业,不能将创业大赛变成“秀场”。
  如今,全国各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势头发展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内,还是产业园区中,抑或是电视媒体上,各种创业创新类的赛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各类创意秀和路演活动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然而,郑惠强指出,创业类大赛数量过多,留给创业者思考的时间不足。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由各级政府组织面向全国范围的创业类竞赛活动达49场之多,而2016年前11个月则已突破58场,意味着平均每周就有超过1场全国性的创业大赛鸣锣开赛。不仅如此,“同质化”活动面临专业聚焦度不足和“创客”黏度不高的尴尬,在比赛“曲终人散”后也很少再有“回头客”。
  郑惠强认为,一些比赛过分强调形式和表演,忽略了对内容和技术的关注。目前,“双创”比赛的形式大都采用“台上项目路演,台下评委打分”的套路,由行业专家或者天使投资人组成的评审团队来判断项目高低。比赛舞台的布景酷炫无比,参赛者们个个西装革履、演技十足,夺人眼球的外在形式往往盖过了项目本身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创新和创业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孕育过程,无法一蹴而就。”郑惠强指出,创意思考需要时间,点子转化成现实需要时间,而实践中的打磨提炼更需要时间。因此,应该多留点时间让创新创业者脚踏实地耐心思考,而不能将创业大赛变成“秀场”。为此,他提出建议,适当控制比赛数量,使创业者耐心培育创新创业项目。
  “当初马云启动淘宝时,就要求绝对保密,不仅对外不宣布,即便在公司内部,也要把知情人数压到最低,并且与项目参与者签订严苛的保密协议。”郑惠强表示,目前,一些公众对知识产权和原创作品的尊重意识并不高,而创新创业大赛或多或少会带来些名利诱惑,创业者若抵挡不住诱惑而让创意“早产”,则会引发被抄袭和模仿的风险。对此,郑惠强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适当控制创业大赛的数量,避免许多好的创意和项目“见光就死”。同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营造尊重原创的社会氛围。
  “政府有关部门在策划办赛时应当避免粗放式的管理,提高比赛管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程度。”郑惠强建议,提倡在高校内或者专业相近的高校之间摆擂台,吸引“极客”、“技术宅”们自发开展技艺切磋。针对技术交流活动,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和资金资助。

羊君 发表于 2017-3-6 10:08:35

回 楼主(幸福海边)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分享!辛苦了!祝李老师一切安好! 专页有你真精彩! 问好老师!周一快乐!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3-6 13:34:59

回 1楼(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支持,问好辛苦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煤缘 发表于 2017-3-6 17:37:07

感谢分享,问好李老师!

煤缘 发表于 2017-3-6 17:37:15

李老师太给力了!

煤缘 发表于 2017-3-6 17:37:21

希望李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7-3-6 18:21:35

谢谢李老师的精彩分享
问候老师辛苦了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3-6 19:52:33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支持,新的一周愉快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3-6 19:52:47

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3-6 19:53:01

回 5楼(煤缘) 的帖子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创业大赛不能成为“秀场” 政协委员建议适当控制比赛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