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红花更娇艳的小丫头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如果没人介绍,你很难想到一个89年的小丫头,能与众多老职工比肩,一起登上领奖台,分享勤奋工作带来的无尚荣耀。
小丫头名叫宋慧娟,是地球物理武汉勘查公司工程物探中心VSP资料处理员。她的工作主要是根据VSP测井采集数据,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提供速度参数,精确标定地震反射层的地质属性。
一年来,她独立和参与完成VSP测井资料处理9口,她所提交的资料多次获得甲方好评。2016年度,她被评为江汉石油管理局先进生产工作者、武汉勘查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不知不觉当起了“拼命三娘”
提起小宋,工程物探中心领导赞不绝口:“VSP处理一口井的周期是40天,去年我们干了9口井,一年360天,她几乎是天天加班,很不容易。”
长期在室内从事资料处理和解释,小宋怕自己室内处理与野外采集脱节,先后3次申请到野外参与资料采集过程。
野外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尤其是冬天,那冰冻的感觉就甭提了。VSP资料采集要通宵进行,中间不能停歇。小宋整宿守在狭小的仪器车上,观察数据变化和井中情况,了解分析数据变化原因。
通过参与多个项目,她对数据采集、仪器设备等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她室内的资料处理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胜页1井资料的处理过程至今让小宋记忆犹新。资料刚回来,一看就知道活不好干。
胜页1井地层有很大的裂缝,记录到的初至和平时的不一样,对波场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以前没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时除了困惑,就是沮丧,真想不干了。”小宋笑着说。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再利用物理模型对这个现象进行验证。小宋发现裂缝所在深度波场比较混乱,提出波场分离的时候严格控制F-K滤波的范围,根据初至特点对裂缝的宽度进行预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四十个日日夜夜的辛苦,终于获得甲方认可。胜页1井VSP测井项目在华东石油局验收时,评审组认为该项目的野外采集和资料处理解释中,严格按照项目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处理解释,采用的技术方法正确,提供的速度数据可靠,评审组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刻苦钻研破瓶颈
非零偏VSP资料处理技术曾经困扰了小宋很久。在处理焦页190-2VSP测井项目时,资料反应涪陵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井的附近发育着很多断层,地层倾角相对较大,而且波场规律性差,资料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领导安排她带着项目外出取经学习。每当师父操作软件的时候,她都在旁认真观察,对比工作方法的不同,将重要环节迅速记下来。
经过师父的点拨,她认识到波场识别与分离的重要性,工作思路由以前死板的按照处理流程一成不变的干活,转变为能根据波场特点制定特定的流程处理资料。思路开阔了,方法灵活了,小宋的瓶颈也解除了。
钻研,再钻研,她就像块海绵,不断地吸取知识。经过不断摸索,她终于在弱信号非零偏资料处理方面有了突破,并热情地将工作心得与同事分享。
学霸工作有窍门
小宋是研究生学历,学校专业系统的培训使她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平时学习软件、和同事讨论处理结果或是查阅文献,她都会再动手画一遍模型、算一遍结果。
有一次,同事李婷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找小宋商量。小宋看看问题,又翻翻笔记本,拿出草稿纸一遍遍演算起来,终于将解决办法研究出来。
李婷说,作为新手,在处理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拦路虎”。请教师父那是必不可少的,但小宋从不满足仅知道问题的解决方法,还会根据相关公式,自己建立模型,推演过程。真正的理论指导实践,这是最佩服她的地方。
小宋的工作笔记本上,记满用红笔、蓝笔标注的模型、公式、注意事项等。这样的笔记本,她一年记满了3本,放在案头,方便自己和同事随时翻看。
经过多个项目的历练,小宋凭借工作中的韧性和灵活性,在VSP资料处理解释方面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所承担的项目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
该中心VSP测井资料如果拿到外面处理,一口井的价钱就二三十万。包括小宋在内的3名同志挑起了资料处理重任,光这一项的利润就超过70%。
在小宋的示范带动下,工程物探中心 VSP资料处理业务水平大幅度提高,为该中心外闯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奠定了良好基础。
(石油工程 王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