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霞:煤场“霞光“灿烂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原料煤生产、工艺、质量管理的“多面手”,精打细算的“持改先锋”,优化运作的“生产参谋”,科学管理的“创新之花”——同事们对彭霞的评价,似乎与她娇小的身材“不对称”。3月8日,她作为公司3600名女工的唯一代表,获评岳阳市年度“芙蓉杯”竞赛“芙蓉百岗明星”。
几乎天天与煤场煤炭“打交道”的彭霞,是巴陵石化化肥事业部供煤车间工艺技术员,2014年被评为事业部级劳动模范。她所在的车间,主要负责巴陵石化煤气化装置“口粮”原料煤的混配保供。
5年前,时任班长的彭霞,被车间安排临时接手工艺技术员的工作。“最初很忐忑,生怕做不好。”回望“仓促上阵”,彭霞感慨,“有车间信任,我就试着努力学,慢慢摸索。”
原料煤质量直接影响煤气化装置运行稳定。近年来,为找到既对“味口”又经济实惠的原料煤,巴陵石化多管齐下。彭霞不断与煤气化合资公司的技术人员探究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她参与的“粉煤气化用煤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湖南省职工科技创新二等奖。煤气化合资公司技术部特授权她管理在线灰分分析仪,还委托她找出灰分对原料煤混配质量和适用性的影响,为装置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优化依据。
“要管好六、七种煤炭的接卸、堆放和混配,必须将工作做得特别细。”彭霞介绍,“尽最大可能把来煤卸进混配煤棚,进行机械混配,减少人工混配费用,还要保证上(输送)煤质量,在上游煤气化装置出现波动来查询煤炭来源时,能随时提供上的是哪一批煤和各种质量数据。”
“心中有数”非一日之功。即便是双休日,彭霞经常到车间了解当天来煤分析结果,安排原料煤接卸任务,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煤场的设备大多是矿山机械设备,管工艺还要懂设备,这样在设备出问题时能想到解决办法。”
一次大雪天,供煤车间两条输煤皮带都因冰雪打滑严重跑偏,无法正常卸煤。当时煤气化装置原料煤仓位很低,面临全线停车危险。彭霞在现场反复观察,打破常规,提出纠偏办法,很快消除“保供不畅”险情。
去年,受“去产能”等多种因素影响,铁路运力紧张、煤炭资源告急。彭霞一方面兼顾原料煤和动力煤的接卸,另一方面根据煤气化装置的“味口”需求变化,组织混配各种原料煤保供,实现了平稳过渡,煤气化装置保持高负荷稳定运行。在她的参与下,车间实施4个持续改进项目。
“彭霞家务事也繁重,但她从没因此耽误工作。经过5年历练,她完全胜任技术员岗位工作。”供煤车间主任龙泉说,“因为煤炭接卸混配保供业务,我们车间要与7家相关单位协作推进,每个单位都对彭霞的工作能力和风给予积极评价。”
(巴陵石化 彭展 林湘)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