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舒会:难活、急活、关键活抢着干,10年干了20年的活
作为获得川煤集团达竹机制公司2016年度“三八”优秀女工的舒会来说,近八年来,可谓荣誉等身:连续8年获得”职工明星”,连续6年获得“优秀女工”荣誉,连续5年在车工技能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3月上旬,笔者与舒会聊起获得的荣誉,舒会非常害羞的淡然一笑,她说 “要干就用心把活干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工作了18年的舒会,这句朴实的话语一直烙印在她的心里,而他也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舒会从重庆技工学校毕业后,成为了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机制公司机加工车间一名普通的女车工。在车工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她加工的工件合格率为100%,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和耽误工期的现象,大家都说 “看似柔弱的女子,但在机床车削过程中创新不止,活干得非常漂亮,不愧为一名女工匠。”
提起工匠精神,舒会的理解是好工匠需要对每件产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她说车工属于精加工岗位,一丝一毫的误差,都会直接影响着加工件的质量和实用性能。专注做好每件事,对工作要有兴趣和热情,要能够坚持和忍耐,不要怕吃苦受累,勤学、肯钻,只要热爱,谁做长了都可以。
俗话说:车工十分活,七分刀。18年前,舒会刚参加工作时,师傅就告诉她,磨刀是车工的基本功。为了磨好一把刀,她常常在砂轮机旁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然后,一遍一遍地练,手磨出了水泡,渐渐地结成厚厚的老茧。每磨完一次刀下来,舒会的工作服上便满是砂轮沫子。“车刀如战士手中的武器,没有武器怎么能干好工作。”舒会说。
舒会对车工技术已到了痴迷状态,她经常为了一个关键技术跟“专家们”理论,而且理论的结果竟十有八九是对的。日积月累,她的车工技术越来越高。该公司凡是接到难活、急活、关键活,一般都离不开舒会。
今年1月初,该公司承接了一批对外加工任务,要求在3天内完工,这一艰巨任务自然又落到舒会身上。在车削加工时,舒会发现这个产品配件对形位公差的要求比较严格,用普通车床加工时,加工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但如果用数控机床加工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经过仔细分析,她发现这个产品件的毛坯外形和工艺特点并不适合数控加工。于是,她反复研究这个产品件的前后工序,并采用自制磨削特殊刀具加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18年来,舒会攻克生产难题12项,实现技术革新8项,大大提高工效,创造价值近百万元。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件件被采纳。
羞涩的舒会说,她有现在的成绩,秘诀就是比别人多付出。17年里,舒会完成工时48520小时,相当于10年干了20年的活,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18年如一日,每天上班,舒会都会提前到达车间,检查下设备、做开工前的各项准备。舒会的工具箱里整齐的摆放着各种工具近60把。
18年的付出,她连续10囊括该公司车工技术比武第一名,并多次被达竹公司工会表彰为优秀女工,连续8年荣获该公司“明星职工”、“优秀青工”等荣誉。舒会说,工作越久,感觉到压力更大了,担心做不好让大家失望。
图纸是加工工件,也是车工的灵魂,只有熟练识图才能精准加工。有时,为了弄清楚一张工艺复杂的图纸,舒会能一个动作做上半天,反复琢磨领悟。在车间,她经常对着工件图纸反复验算,拿着工件毛坯反复琢磨。在她自己还不能确定图纸的时候,舒会会主动找到在同一车间做钳工工作的老公汤朝银一块探讨,直至准确无误,才会装夹进行加工。“只要看透图纸,就读懂了工件。心中有数了,精度也就可控了。”舒会说。
今年2月下旬,一种异形螺杆的图纸出来后,谁见了谁都摇头。图纸要求,在长杆螺牙距的3毫米内孔里车一个内沟糟,这在常人看来是无法做到的。但舒会日思夜研,自行“设计”出一把车刀,这把刀前边的刀杆长度只比内孔长1毫米~2毫米,刀头宽度只有0.5毫米~1毫米,异常锋利,她最终确保了产品合格交付。正是凭借这把刀,舒会不但成为该公司里急活、难活的主攻手,还是动态抽查合格率100%的长年保持者。她加工的各类配件精度始终控制在0.01毫米左右。
舒会说,对车工来说,工装卡具对操作至关重要,没有合适的工装卡具,工作效率就无法得到提高。近几年来,舒会和她的最佳搭档汤朝银制作了多个机床工装卡具,有些成了她个人的专利产品。正是有了这些专利产品,在加工一些异型工件中,改变了一次只能加工一个的模式,创造出了一套一次走刀、连续干多个工件的绝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并不断努力做得更好。”舒会说,这其中,归根结底就是要对自己做的事负责,工匠不仅仅是技术,做事要有责任心,还有就是要有良心。 “另外,把工匠精神发扬好,我们不能把工作只是当作养家糊口的手段,而是要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做事要让人挑不出毛病,工作上总能有可改进的余地,做好工匠是有前途的。” 学习!问好汪老师! “‘工匠’精神第二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的热情……”3月5日,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机制公司机加工车间利用下午班前会议,车间主任在会上说。
“要干就用心把活干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工作了18年的舒会,这句朴实的话语一直烙印在她的心里,而他也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这两段话感觉有点啰嗦,合并一下是否好些,车间主任说不如主人公说。 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回 4楼(tanjihui) 的帖子
对的,谢谢老师点评,请楼上老师按照要求修改哈回 4楼(tanjihui) 的帖子
正好是新闻时间,点评得不错! 欢迎大家点评,有助稿子修改得更好。 恭喜老师文章上大标!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