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作者浙江省浦江县石油公司郑震我的母亲是一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胡适谈过,老舍谈过,而在这一年一度的三八节里,我所想谈的依然还是母亲。
胡适笔下的母亲,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尽管如此,她还处处为儿子着想,对胡适的教育严而不宽,宽容而不纵容。胡适在文中最后写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老舍同胡适一样,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老舍的小时候正是义和团兴起的时候,也是八国联军攻进北平的时候。正是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的乱世年代,她不但在乱世中保全了自己的孩子,还把做人的道理、准则灌输给了自己的儿子。正如老舍所说,“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我小时候基本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是村里的干部,奶奶是小学老师,即便是这样的环境,对我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的依然还是我的母亲。
小时候,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只有在寒暑假才能见面。每次寒暑假结束要分别时,我总是自己窝在一边偷偷得哭,奶奶看到后笑着对我说,傻孩子,有什么好哭的。然后我就哭得更凶了。后来我母亲知道了,她摸着我的头,轻声说道:“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小事都哭,以后怎么做大事?”从那之后,我就再也没哭过。
后来稍微大了点,我开始成天往外面跑,同小伙伴去田里疯,去山里耍。爷爷奶奶束手无策。母亲知道了,她并没有黑着脸骂我,只是在我想往外跑的时候叫住我,拿出本子跟笔让我做作业。她则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我。反复几次后,我就收敛了玩的心思。
我的母亲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情,没有悔人于心的大道理,然而她所教给我的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
胡适的母亲守寡23年后离世,胡适用文字记下了她,让我们知道了胡适的母亲是这样的一位母亲;老舍的母亲夏季病逝,老舍在12月才从家信中得知,而后用“生命的教育”来纪念自己的母亲,让我们看到了在战乱中挺起脊梁的母亲;我的母亲年过半百,而今依然健康美丽,而我只想记录一些平凡的小事,献给三八节的母亲,也献给未来的自己。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前来学习,向敬业的优秀版主赵老师学习,周一愉快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向您学习向您看齐 祝福你和家人幸福快乐每一天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老师辛苦了衷心感谢您精彩的分享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