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3-13 12:58:56

木棉花

作者 广东中山石油分公司 司徒锦波

    这两天心里颇不安宁。闲坐书桌前,台灯的身子压得很低,像腰背佝偻的老丈,灯罩上也长了一层薄薄的绒毛般的灰尘,一如最近的心神,光敛而尘生。晚风入户,绣着紫色玫瑰的窗帘微微撩起裙裾,一缝夕照漏进,恰恰落在苏东坡的“枝上柳绵吹又少”上,映得这句诗橘黄而温暖。柳绵,垂杨柳,似乎离校以后再未谋面了,如今春将尽,想来岐江边会载满了探身亲吻江面的柳树吧!带上门,我悄悄往河边走去。

    东明桥下,是一条铺满鹅卵石的蜿蜒小路。小路很幽静,即使白天也少有人来散步,此刻夜幕降临,便更寂寞了。路上唯我一人,哼着无规律的小曲,似乎要把心里的灰尘随着节奏慢慢驱走。举目四顾,极力寻找那婀娜的风姿。可惜事与愿违,沿着鹅卵石小路走了近半个小时,脚底酸痛,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些不知名的树,尽管夜色渐浓,可依然绿得刺眼,仿佛在无情宣判我对横塘疏枝憧憬的破灭。我顿时有些心灰意冷了,脚步机械地迈着,整个人锈迹斑斑。直到远远看到一团热烈的红,我心情才振奋起来。

    那是一片飞扬跋扈的红色,惊艳、高傲,懒洋洋地依在数丈高的枝头,一副不近生人的姿态,她叫木棉花。木棉花开的很有特色,枝头一片叶子都没有,花朵儿三五成团,东一簇西一簇,每枝树丫都挤满了火焰的灵魂,她是海面上最耀眼的朝霞。根本不需要一点绿意的陪衬,她自信地向人们宣示,若是花满枝头,那便轰轰烈烈;若是寥落伶仃,也要一枝独秀。地上落了几个残朵,我弯腰拾起,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细细观摩。花开五瓣,瓣瓣丰润,大小如一,有一种匀称的美感;花蕊是一根根相互依拢的细长花丝,花药呈黄褐色,乍看上去像是一团火柴捆在一起,也难怪这花开的如此艳烈了,原来那花瓣便是焰火啊!一点晚风徐来,那焰火便更不可一世了。

    木棉花树干尤为狰狞。树干笔直粗壮,靠近地面处镶满了锋锐的倒刺铆钉,中间更夹了一条斜开的裂缝,约莫一寸深,隐约可见树汁干涸的痕迹。我不敢去触碰这伤痕,也不用去触摸,这铠甲的烨烨寒光已让我窒息。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一棵树,枝头上是一位娇艳可人的尊贵公主,树干却是一名久经沙场铁骨铮铮的将军。天上的云渐渐浓了,风也开始厉啸,山雨欲来的势头一发不可收拾。我不敢逗留,攥紧手中的木棉花,火急火燎地往宿舍赶。在我身后,雨携万军之势不可遏制地来了,气势汹汹,雷声如同冲锋的号角,震慑心神。我回首一瞥,依稀见得水雾朦胧里,那木棉花昂首挺胸,丝毫不惧,树干岿然不动,视死如归,准备迎接一场生死未卜的战斗。噫,真乃英雄树之风姿!

    若认为木棉花一直是孤傲高洁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她端坐枝头时,不可否认是俯瞰众生,不可亵渎的,但当花朵儿落地以后便平易近人了。木棉花味甘、淡,性凉,有清热利湿解毒之效。记得以前去姑妈家玩,她家院子栽了一株木棉树,每至春暮,木棉花落之时,她便将残朵一一收拾起来,清洗干净,将花瓣一瓣瓣剥下,盛放于竹篾编成的簸箕中,晾干以后便可置于阴凉处贮藏。如遇湿热天气,则可加红糖煮成凉茶,味道甘甜,颇为可口。令人惋惜的是,如今凉茶品类层出不穷,人们逐渐也失去晾晒木棉花的闲情逸致,木棉花的味道慢慢成为记忆中一点淡淡的甜味了。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复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明末诗人屈大均《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毫不吝惜地赞美道。想来当时神祠里的木棉树亦是神木,逢花期盛会,则万人齐聚,座无虚席,争接木棉花落。这让我对木棉花愈发喜爱了。如此想着,不觉头顶上的雨没了,原来已到小区楼下,虽未见到漫天飞舞的棉絮,却邂逅艳烈如霞的木棉花,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心情更好似喝了一杯温热的木棉花茶,心中所有的燥热早已荡然无存。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3-13 16:26:33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前来学习,向敬业的优秀版主赵老师学习,周一愉快

zzczzc 发表于 2017-3-13 20:50:05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zzczzc 发表于 2017-3-13 20:50:18

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zzczzc 发表于 2017-3-13 20:50:31

祝福你和家人幸福快乐每一天

zzczzc 发表于 2017-3-13 20:50:42

向优秀版主学习

zzczzc 发表于 2017-3-13 20:50:50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7-3-14 09:01:43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老师辛苦了
衷心感谢您精彩的分享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羊君 发表于 2017-3-14 09:13:28

回 1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对专页的支持!    向敬业的李老师学习!致敬!

羊君 发表于 2017-3-14 09:13:44

回 2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张老师对专页的支持!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木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