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炸了!这些地方让你见识真正的中国!
原创 2017-03-17光明网地名是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为进一步落实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保护传承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由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光明网承办的“寻找最美地名故事”网络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广泛征集最美地名故事,现投稿作品择优在光明网微信上发布,以飨读者。
1
江西防里:千年古樟进士村
在江西分宜县的最南端,有一个距今已有1668年历史的古村落,地名从古延用至今,这个村就是防里村。
防里村始建于东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此地域古为两候国接壤之地(宜春候国和安城候国),可以很好的“防” 止外人入侵、也可以很好的治“理” 家园,“防里” 由此而得名。
防里是有名的进士村,村内先后科考取19名进士,举人拔元数十名。按照防里村的古老习俗,村里每中一个进士或举人就在村口种一棵樟树,结果就有了一大片古樟树林,成为防里村蔚为壮观的生态奇景。其中最高龄的至今已有1050年历史。
2013年防里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 名录。现在的防里村形成了古村加现代新农村,古樟加现代林业的新农村。
2
山东蒲家庄:触摸聊斋文化
“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一部《聊斋志异》不仅让蒲松龄名留千古,而且也让蒲家庄名声远扬。
蒲家庄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蒲家庄是蒲松龄出生、生活和最终的归宿地。明代中期,因浦姓居多,因此命名为蒲家庄,沿用至今。
蒲松龄一生清贫,为搜集素材,在柳泉树荫下的茅屋旁,招待过路行人清茶一杯,听人讲故事。一生心血所得《聊斋志异》被誉为世界文化史上的珍品。
当代人徜徉在蒲翁遗留下的文化瑰宝中,默默地品味着人鬼间的传说。今天的蒲家庄正在大力开展蒲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陆续新建了“满井寺”、“聊斋俚曲茶座”等项目。当代人徜徉在蒲翁遗留下的文化瑰宝中,默默地品味着人鬼间的传说。
3
北京白浮泉:千年古城的母亲泉
在北京昌平的龙山东麓,有一处泉水,昔为大运河最北端水源地,这就是白浮泉。
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认为“与历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足以见白浮泉在北京城历史中的地位。
白浮泉昔日出水甚旺,建有水池,流水出处有青石雕刻的九个龙头,取名九龙池。水自龙口喷出,有“九龙喷玉”之称,被誉为“燕平八景”之一。
元初建大都城,急需引水以济漕和生活用水之困,元朝科学家郭守敬以白浮泉为源,开白浮堰引水,经昆明湖之前身翁山泊,注入大都城内的积水潭。
龙山山顶上还有一座与白浮泉相关的元朝兴建的庙宇——都龙王庙,为古代祭祀、祈雨之用。
时至今日,白浮泉已近干涸,但一泉、一庙、一池仍旧在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文章来源:光明网 周末了,大家放松下。 真想去看看! 感谢分享,问好万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