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7-3-21 21:20:02

【兖矿人】机电战线的“排头兵”——记菏泽能化赵楼矿矿井维修电工秦越

在煤矿,对机电设备设施的使用和依赖达到了攸关存亡的地步,“出炭不出炭全矿看机电”。在菏泽能化赵楼煤矿,有这么一个人,确似小学课本描述的《唐打虎》中的伏虎高手,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将一台台电老虎驯得服服帖帖,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他的名字叫秦越。
40岁、有20多年工龄的秦越,党员,不大的眼睛配着一头短发,语速很快,张嘴说话就能让人感到他反应灵敏、脑子转圈快。他现在是赵楼煤矿机电工区机电安装班班长、矿井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赵楼煤矿秦越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
喜欢干电工提起本职工作——矿井维修电工,秦越有一种独特情结,他喜欢干电工。秦越一参加工作就走上了电工岗位,20多年没动过改行的心思。
同事们说秦越对工作永远有激情,一上班就两眼放光,换上工作服,走路都比平时快,矿上只要有需要,他保准随叫随到。面对这样的评价,秦越自嘲地笑笑解释:“安全生产刻不容缓。”
源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秦越坚持学习知识,钻研技术。在他的工作服上兜里,常年揣着一个小本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字、画着图,没有规律,秦越说:“这是我的工作宝典,工作中有来不及细想的都记上,过后再消化”。热情所致,促进成长,勤学善思的秦越很快就在工作中脱颖而出,2005年他被聘任为机电专业技师。
善于琢磨事2008年,秦越从集团公司本部矿井调入赵楼煤矿筹备矿井建设。自认为手里有两把刷子的他,一接触制冷机组就蒙圈了。
赵楼煤矿是集团公司在省内开发建设的第一对千米深井,具有高地压、高地温、大埋深的特点,井下生产现场条件异常复杂,特别是高温热害,严重威胁安全生产。为改善作业现场环境,赵楼煤矿从德国WAT公司引进了制冷机组,国内第一家投入使用,效果很好。麻烦的是,设备说明书全是洋文,看不懂;好不容易逮着外国专家到矿处理问题,通过翻译现场请教请教,人家根本不理,逼急了甩给一句“公司技术秘密,不便透漏”。这洋机器一旦趴窝,矿上就要向上级打报告,邀请国外专家到矿解决问题,花钱多、耗时间,耽误生产。这让秦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感到焦虑。受到挫折的秦越下定决心要驯服这个洋老虎。
秦越给攻关小组成员“打足气”,就一头扎进了资料堆,仔细查阅资料、拆卸废弃配件,终于琢磨出来制冷机组运行原理,掌握了机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
一年盛夏,2#制冷机组无法启动,为了尽快修复设备,矿上联系了国外工程师咨询,洋专家建议更换价值6万元的启动系统模块,矿上没有启动系统模块备件,最快也要30天到货。
“制冷功率达不到,井下的工友可就受大罪了。”耽误不起啊!
“你先试试吧?”矿领导用征求意见的口气向秦越布置了任务。领命后,秦越带领攻关小组成员一天十四五个小时守在维修现场,经过反反复复思索论证后,他们确认启动系统大模块没故障。进一步分析论证后,秦越果断提出了更换二极管的建议,没想到,一招定乾坤。更换了一个二极管后,2#制冷机组正常投入使用,不仅及时修复了制冷机组,还节省了6万元的支出。
乐于帮教人学有所成的秦越,不仅是赵楼矿秦越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还兼任赵楼矿教育培训机构的兼职教师。对于电工知识的传播,他对谁都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讲解,毫不藏私,倾囊相授,积极鼓励带动同事们学习技术,提高技能。
基于丰富的工作经验积累,秦越善于结合现场实际讲解专业知识。他设计的《高防开关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教案,深入浅出,把高防开关的工作原理、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讲解得非常透彻、清晰,成为全矿机电专业人员的“必修教材”。
秦越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务实作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书写着对矿山的热爱和忠诚,走出了一串闪光的足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带着艰辛与喜悦,让我们一起品尝他用汗水浇灌出的累累硕果。
秦越2011年通过高级技师鉴定,2014年入选集团公司高级技能人才库。他牵头研制的“通用自锁锥形逆止阀”和“绝缘耐腐拖把”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表了《赵楼煤矿井下降温系统应用》、《浅谈zc90-18/40型电动闸阀故障及排除方法》等学术论文;多次取得科技创新奖,先后获得菏泽市五一劳动奖章、集团公司先进个人、“四优党员”、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等荣誉;他牵头的技能工作室获得第五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秦越在工作中继承发扬煤矿职工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以强烈的工作创新意识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不断超越自我,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懈怠,立足本职,勤奋工作,默默守护着矿井机电战线的安全防线。
相信,路在他脚下会越走越宽。(黄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兖矿人】机电战线的“排头兵”——记菏泽能化赵楼矿矿井维修电工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