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舞者张美华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每天傍晚,江汉油田广华文体广场舞池的音乐声响起时,成群结队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排着整齐的队伍,伴着欢快优美的旋律,目光聚集在舞池前面领舞者身上。大家踩着音乐的节奏、迈着同样的舞步,忘情地旋转着、舞动着。领舞者面带微笑,一边喊着节拍,一边指导舞蹈动作。这领舞者叫张美华。
今年63岁的张美华,家住科苑小区,性格开朗、热情阳光,脸上总是露着笑容,走起路来也格外精神。不了解她的人,很难把舞池中翩翩起舞的她与她的年龄联系在一起。没有进行过专业舞蹈培训的张美华,凭着对舞蹈的热爱和执著,成了在广华文体广场舞池健身的“领舞者”。
说起跳舞,对张美华来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儿时的张美华就特别喜欢跳舞。然而,在“文革”动乱的年代,她没有机会实现梦想。参加工作后,干过电焊工、话务员、服务员、调解员等工种。张美华因体质较弱,43岁的她就早早退休在家。由于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她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药。为了增强体质,闲来无事的张美华就开始晨练。
每天早上,她早早便提上录音机到小区宽阔一些的空地上,伴着音乐自娱自乐起来。她买来一些适合中老年跳的VCD,自学起了扇子舞、筷子舞、竹板舞等各种舞蹈。每当听到好听的歌曲时,她就把所学的舞蹈动作揉进去。小区晨练的人们看见了,每天早上跟着她跳。看到有人跟着自己学,张美华很高兴,一个个手把手地教。慢慢地,跟着她晨练、学跳舞的人越来越多了,由原来的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人。一些老同志干劲十足,觉得就早上一会儿时间学得不过瘾,要求傍晚也跳。于是,张美华每天傍晚提着录音机来到文化宫门前的广场,围着喷泉旁的小舞池,带领这些老同志跳。每天晚上,只要不下雨,在文化广场的舞池里,人们总会看见张美华旋转飘舞的身影。伴舞的音响,只有录音机。身为组织者,张美华总是自掏腰包购买磁带和电池,但她从不计较,觉得只有大家快乐了,她就快乐。
坚持跳了几年的舞,张美华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性格变得开朗了,面色红润了,心脏病的一些症状竟然也奇迹般消失了。从前的姐妹们见了,都说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越活越年轻。张美华也一天比一天跳得更欢了。
十几年来,张美华自编自创了具有独特风格、适合在广场健身的各式舞蹈动作百余种。为了编出适合不同年龄人群跳的舞蹈动作,她专门到武汉购买了许多流行歌曲的碟子。中老年人喜欢跳动作慢、简单易学的,如《吉特吧》。年轻人喜欢跳些节奏快幅度稍大的,如《小苹果》。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需求,她不断推陈出新,仅交际舞就编了40多种跳法。慢四、快四、踩四、拉丁、恰恰等各式花样层出不穷,两个半小时的音乐时间,没有一场舞蹈的动作是重样的。
在广场教舞,由于人多,刚教会了几个,又来几个向她请教。不管是谁,只要是想学跳舞,张美华是随叫随到,耐心地一个个教。并根据舞池现场的情况,分区、分片、分点的教舞,让每一位跳舞的人都能较快地融入舞群。钻头厂有个老太太患有高血压,对跳舞的积极性却很高,每天都来跳,跳舞时经常满面通红。张美华提醒她注意休息。一个聋哑人打着手势来找张美华学跳舞,张美华明知她耳朵听不到音乐声,仍然耐心地手把手地边说边教她跳。有时候,舞池散场了,有的人忘了衣服或丢了皮包,张美华又成了义务“保管员”,默默地收拾好遗忘的东西,等到下次跳舞时再还给失主。有的人开玩笑说:“你图个啥?赚不到一分钱不说,还累得不行。”张美华总是爽朗地回答:“不图别的,就是图个高兴、快乐!”
(江汉油田 胡振华 李兰兰)
回 1楼(徐坤) 的帖子
问好徐老师!周二快乐!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回 4楼(yangzhen) 的帖子
感谢老师来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