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牛背山五:仙境
作者地球物理南方分公司杨擎宇又是大半天高强度的爬山,下午四时,我们终于经过两天徒步跋涉,步行七十余公里山路、烂路、险路,登了牛背山峰,住进了山顶的一家帐篷客栈。此时,天还阴着,四处弥散着不淡不浓的雾,完全看不清四周,傍晚还下起了小雨,一账客栈,离了火炉,手脚脸就冻得像用刀在削皮。咨询客栈的老板和已经在这住了两天的游客,他们都不抱任何希望,说天天都这种鬼天气,一会儿阴,一会儿雨,雾从没散过。我们也觉得来得不是时候,想等今晚休息好,未抱任何希望的等明天早起来碰一下运气。
第二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探了脑袋去窗口看天。天依然阴朦雾罩,看不出有一丝云开雾散的意思,顿感失落,都没有了去洗脸的激情。客栈住了很多客人,他们早起来的,可见一身穿戴后出来看天,又失落的返回床上去了。我不甘心,要一个人跑出去探个究竟,就即使见不到日出云海,也要观察清楚周围的环境呀。结果跑出来一趟,没找到看日出的观景台,又赶紧返回客栈烤火,外面实在太冻,寒风凛冽,脚手都好像没有了。烤个半个小时的火,心是总是不甘,再计划着出门去。就跑到床边从行李包里翻出一件外套加上,又戴了手套,拿着手机再次冲进寒冷里。
这时,天已经慢慢明亮,可以看清左右的山形,就往看不到山顶的高处爬去。越往上爬,人集聚越多,每个山头都散着人,面前架了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相机,远一点的,看不真切人形,只看到隐隐聚了人群的影,被寒冷侵袭,被浓雾包着。就有点迷糊哪座山头才是主峰,冲上这个山头,觉得不是,又退回来冲爬那个山头,人累得直喘气,全然忘了是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奔跑,但都顾不得了,为了第一时间登上主峰一览太阳出生时的样子,竟让人激动又紧张。像打仗时,明知道炮道已经飞在空中要炸平身边几个山头,唯留一个山头让躲藏,可你不知道哪座山头才能真正逃命,一定东跑西串,心慌不定。
终于赌着运气冲上一个山顶,上来才发现运气赌对了,这就是牛背山的主峰,确像牛的脊背,游客都是撵着牛屁股往上爬的,已经落满了牛身,我们所住的客栈是落在牛尾尖上。太阳即将挣脱云层束缚,眼前的雾已一点点散去、下沉。我们与太阳是同高的,均衡在同一个平面,感觉一步跨去,就可以踏踩到太阳。万道霞光从太阳的位置映射而起,在天幕上发散出道道金光,太阳就要破茧而出,扫去世界的阴冷与黑暗。我则感觉,太阳不是自己爬出来的,而是由一双神奇的手托着,托出地平线,太阳独立了,可以独自漂浮,那双手就隐退了。慢慢的,太阳就拉出了一道红边,世界就亮堂了,绚丽了,人群在这边欢呼起来。这时观察地貌,才知道牛背山被誉为“360度观景平台”一点不假。转身一周,就唯有自己立在天地之间,周围空旷无物,毫无遮挡。太阳一点的爬山,球体的颜色也在一点点在变化,由原来通红,转向金黄,再变发白,最后就干脆直射你的眼睛了。而太阳升高变色间,牛背山的景观也转换着各种景致:先是朦胧一片,感觉地平面下任何一处都是空中,我们是被什么神奇地托在空间,置于云雾;待淡雾沉下,云海呈现,填充了四周远近大小的山谷,感觉眼前是一面镜子,镜子下隔着美幻的烟,不冒一丝上来打扰我们观赏日出;那分是一面湖,太阳在湖的那边升起,我们在湖心一方的岛屿,湖面朝霞映照,平静安详,烟波浩渺。四川的数大名山,就如一个盆,组成着盆的边沿,依次数去有二郎山、泥巴山、瓦屋山、峨眉山、夹金山、四姑娘山,而最高更显眼的当属 “川山之王”——贡嘎山。贡嘎山金碧辉煌,远远看去,像落在那里的一个金元宝,更像是一艘行驶的帆船,载着四川人乖风破浪,不畏险阻,推动四川经济的腾飞。而牛背山本身,就是一尊冰的雕塑,脚踩着的是牛的脊背,山体是牛的身子,牛头向前伸子,又张出了牛耳和头角,我们都骑坐在牛身上放牧四川独一如二的风景。去过九寨,你再不想去别处看水;登过黄山,你再媲美不出比黄山更特的景。牛背山顶此“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殊荣,当之无愧。
下山才打听到,牛背山除了可观日出、云海、繁星,还有众多景观值得一看,如高山密林、草甸、花海、红叶等奇石异峰、山谷溪流。我再想,就一个雪景和云海都看不过来,再添那么多景致,牛背山的旅游资源何等了得。更庆幸的是,在家乡政府立项即将封山开发牛背山之前,能相约四位好友一起徒步登顶牛背山,该是一件怎么值得留恋的事。景色甚美,过程为恋,相知更欢。从牛背山回来,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是牛背山雪与徒步经历。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带来精彩分享,老师辛苦了,周三愉快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前来学习前来支持 http://bbs.bztdxxl.com/p_w_upload/158_38202_a568b1dbf8354be.jpg 祝福你和家人幸福快乐每一天回 1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对专页的给力支持,问好老师!辛苦了!周四快乐 !回 2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张老师对专页的给力支持!回 3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来访!感谢支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