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幸福的原动力
forum&q=5&r=0&imgflag=7&image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XKa2yGaETia4OQibkibMB3GbANbXanwHg8B45Zyib1mk1R14hJOrhpxrdcWMqribCIAHxdD9B3Ihg3opfSOhRtDgVw/0?wx_fmt=jpeg丸山敏雄(1892-1951),“纯粹伦理”的倡导者,日本伦理研究所创始人、第一代理事长。早年曾作为扶桑教的一员,因对天照大神与教育敕令的解释与当时的日本政府不一致而遭受迫害,并被捕入狱。日本战败后他开始提倡伦理运动,并执笔论文《夫妇道》,翌年创立“新世文化研究所”,1951年改称“伦理研究所”。同年因病去世。
这本《幸福的法则》类似于《菜根谭》,书中并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只是一则则充满哲理的小品,内容涵盖了自然、艺术、修养、生活甚至还有企业管理等各个层面。虽然它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但是它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告诉人们究竟如何才能幸福地生活。读这本书的感觉,有点像在看央视纪录片频道的《浮生一日》节目,时而讲迪拜,时而讲菲律宾,时讲而父子亲情,时而讲乳酪美食,看似没有丝毫联系的事物之间,却又存在着相同的感动。总之,它的重点不在于陈述,而在于感受,然后就是伦理学最重视的,也是最重要的——知而行之。
3
劳动是幸福的原动力
(节选)
劳动是幸福的原动力
劳动是幸福的原动力。
人,只是为了劳动而活。
娱乐、入浴、饮食、睡眠的目的全都是为了劳动。
住房、衣服、火车、轮船、飞机、电影、话剧、学校、书籍、全都是人们劳动的结晶,也是为了人们更加投入地工作而存在。
一个人的价值,是由这个人付出的劳动决定的。
劳动便是人生。
“劳”是人的生命,“动”是宇宙的运转。
无限的美丽与无上喜悦,只为劳动的人而存在。
脚踏实地地工作
“废寝忘食”这个词表现出了人们的真实工作状况,也是理所当然的工作态度。
人真正能够显现出自我本色的地方,就是在工作单位,就是在工作上。
世界上所有人都应该“埋头苦干”,这是绝对伦理,是最高的善,这就是“德福一致”中所说的无上的幸福。
“对我来说,除了现在的工作以外,世界上再没有更好的工作了。”
“我会拼上性命,致力于本职工作。”
“我将终身致力于现在的工作,并且无怨无悔。”
“我将变成这个公司里的一抔尘土,就请把我的墓碑立在这里吧!”
可以说有了这种专一的职业意识,才算是真正做到了“脚踏实地地工作”。
每遭一难世界便拓展一步
人们在创办实业的时候,目的、准备、规章、方法、顺序诸多要素当中,无论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因为每一个环节都事关大局。
出现问题时就要彻底找到问题所在,当机立断,中断出现问题的项目,将经营纳入正轨。当实业再次步入正轨的时候,广阔的幸福新天地便豁然展现在眼前了。
这就如同驶入峡谷的汽车,穿过蜿蜒的谷底,重回到大路上一样。就如同参加一项赛事,不管是地方性的比赛、全国性运动会,还是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显身手的奥运会,真正的挑战摆在眼前的时候,就要像个男子汉一样轻装上阵,就和平时训练一样。不管对手是银行职员、商人、企业家还是普通民众。
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堂堂正正地在赛场上一决胜负吧!
无限光明的新天地豁然出现了。每遭一难,就能将自己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无论是财富、地位、名誉还是声望,都自然随之而来了。
正确的顺序
伦理,既是顺序,亦是秩序。
进浴盆要先进脚,进蚊帐要先进头,这就是顺序。长辈走在前边;后辈紧随其后,先驱者居前;继任者居后。祖父母、父母皆健在的话,应该先听取祖父母及父母的意见,再据此做出决定。
先劳后酬是正常的顺序,只因薪酬可观便拼命工作,或者是因为不给加薪便尸位素餐,这些都是本末颠倒的。这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的顺序与伦理。
但是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上,便要反其道而行之。首先是尽可能地支付工资,而后才会有劳动者为你服务。经常以人为念,以对方为念,职场的绝对伦理便就此诞生了。
优良的品质与优惠的价格是销量的保证。付账的时候爽快,收款的时候也就顺利。按照正确的顺序与秩序去办事的话,企业或是实体要想轻松发展,却也并非难事。
金钱乃天赐之物
金钱本身既不能吃也不能穿,更不能躲在里边挡风遮雨。
金钱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只是肩负着交换的使命,是等价交换的象征。
无论叫做什么,它都是商品价值的象征,没有商品,金钱不具任何意义。通过劳动生产出的商品,便是金钱的本质。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劳动。
金钱的根本,就是正当的劳动、还有诚实与勤劳。喜悦、进步、表里如一地不停地劳动。其回报理所当然的就是金钱。
金钱是商品的替代物,是对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付出的回报,是企业的价值,也是天赐的恩惠。当你心存感激地去使用它的时候就会发现,人生的真谛就是劳动。
薪水是上天的恩赐
薪水并非是索取,而是一种恩赐。恭恭敬敬地将双手举过头顶而受之(绝对不可直视),心怀谢意,低头目视之,取之在手,尽其用,是为接受恩赐。
他人给予东西是恩赐、是奖赏,不管是什么,有多少,只管满心欢喜地接受就是了。“赏赐”的本意原是“天之所赐”,而非受之于从他人之手。
日本人的祖先向来对山里的山神、河里的河神、海里的海神等一众神灵敬畏有加。在狩猎、农耕的时候,通过祭拜来表示对神灵的尊敬,也从来不会忘记听取神灵的意见。
祭祀之所以是比较特殊的仪式,是因为供品一方面是献给神,让神看到供品的样子;另一方面,也期待着从神那里得到同样的恩赐。
总之,一切都是上天所赐,作为实物的象征的薪水同样也是上天的赏赐,这才是薪水真正的意义。
来源:幸福的法则 谢谢李老师的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回 1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支持,向您致敬!向您学习,问好辛苦老师,周四愉快 感谢建军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老师周四快乐。回 4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忠财老师支持,向您致敬!向您学习,问好辛苦老师,周五愉快 感谢分享,向敬业的李老师学习 祝李老师周未愉快! 希望李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回 8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支持,向您致敬!向您学习,问好辛苦老师,周末愉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