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带出三届“国手”征战世界技能大赛 陈立准:我的学生
感受“遇到不同学生会有不同体验”
在当教练的这么多年里,陈立准表示“遇到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体验”。
2011年带他的学生李骞参赛时,是一种很舒服的体验,因为“凌晨一两点和他讲了新的知识点,到第二天他就能做出来了”。凭借着自身的聪颖,李骞获得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第六名的好成绩。如今李骞也留在学校当老师,同时也是他的助手。“现在他的能力已经超越我了,但他还是很尊重我,我很珍惜。”
到了培养第二个世赛选手田科时,陈立准感受到学生身上的刻苦劲。“有一次,本想着大年初八让他回来学校训练,他想了一个晚上,反而来问我年初四能不能回来陪他训练。同样的东西,别人做个一两遍,他可以做个五六遍,直到学会为止。”凭借着这股劲头,田科在陈立准的培养下,取得了第42届世赛第四名的佳绩。
“做教育就是要给学生表现机会”
然而,陈立准工作室并不是学生想进就可以随便进,还需要经过选拔。学生一进入学校,可以报名陈立准的网页设计社团,团队负责给新人授课,教会最基本的网页设计技术。同时,陈立准也会对这些新人进行考察和选拔,挑选优秀的人才进入工作室,参与竞赛的选拔或者项目的运作。
“来到这个工作室,就和技校的学习不一样了,压力会大一点,而且还会有紧迫感。”工作室的墙上,会贴着团队获奖以及一些优秀项目的照片,这给学生们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除此之外,每周工作室都会举行分享和展示的活动,学生要将自己每周学到的技术点或技术上的想法向所有人分享,同时接受其他人的评价和评分。
陈立准说,分享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孵化一些web design想法,通过掌握技巧来实现。
由于自身的独特经历,陈立准如今很关注学生的存在感问题,这个分享活动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学生寻找到存在感。“即使你在一个很大的平台,但那里没有你的位置,就会很不舒服,就像与那个地方脱离一样。”陈立准表示,这个分享活动,可让分享的人获得目光和关注,从而赢得别人的赞赏和认可。“做教育就是要给学生存在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团队使命是将来做行业推动者”
陈立准还会按照业界的工作规范来要求学生们,纪律非常严格,例如别人在进行分享时台下不能发出声音,不能打断别人发言,否则会受到惩罚,甚至开除出工作室。在这样的铁纪律管理下,学生们的成长非常快。“虽然设计方面只能达到模仿的程度,但在代码开发方面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完成岗位上的需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环境,陈立准工作室的学生们都很积极上进。考虑到学校的学生都很关切自身的考勤分问题,而学校没有提供学生查扣分的接口和平台,陈立准的学生就自发开发了一个考勤APP,学生只需要注册登录该APP,就可以看到实时的出勤信息。另外,工作室内部的管理系统也都是学生们自己开发自己管理的。对此,陈立准说,“做了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有满足感,因为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到人,而且还得到别人的认可。”
他说,“我们团队的使命就是:立足于本行,将来在本行中成为推动者或领导者。”这就是陈立准对学生们的要求。
谈动手能力
高校学生很难做到高工艺标准
连续带出三届“国手”,这些“国手”都是技校出身,这让人在佩服陈立准的教练能力的同时,也不禁思考,为什么高校的学生很少参加这样的竞赛呢?陈立准认为,这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项目,高校重理论课程,而他们专注于这个领域的动手环节,而正好比赛更多的是比拼工艺、逻辑思维、速度和效率。例如,同是制作名片,高校学生的设计能力并不差,但很难做到高工艺标准,“高校学生也没我们的学生这么专注。”
而且,高校的学制规矩很严格,一定要上课和考试,而在陈立准工作室的学生们在上课方面很灵活,有弹性,可以专心钻研网页设计实践。不仅如此,陈立准也承认自己的学生很有压迫感,都想在竞赛中展现自己的实力。
谈教练身份
想影响学生价值取向
不过,陈立准认为他这个教练的身份,和外面人所理解的教练不太一样。“很多东西我不是手把手教的,更多的是启蒙、引导、约束和制定规矩,同时制造氛围和环境。”由于很多东西都是要靠自己去解决,陈立准表示,有些学生未必会认可这样的方法。“我不强求学生喜欢我,我强求的是我们相处的这段时间内,要按照我的规矩去做。”因此,陈立准自己都觉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很专制。
“以后我想影响团队中的学生的价值取向。”在陈立准看来,价值观就是服从、奉献和感恩。这是首要问题,价值观没有问题,其次就是学生专注程度。究竟是为了追逐一个竞赛机会而来,还是想让自己在网页设计这个领域变得更优秀而来呢?陈立准会让学生们思考这个问题,他坦言:“有些人想在业界产生影响力,我喜欢这种人多一点。而不是说为了拿一个名次。”
谈个人理想
希望学生坚持在这个行业中
除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陈立准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这个专业,“不会因为到了社会上,发现其他职业能挣的钱更多就因此而跳槽”。“我很担心他们流失,不是说他们会离开我的团队,而是说他们出到外面的社会,不做这行了。我花了这么大的心思,不是说出几个竞赛的人才就算了,而是让他们在这里学到的东西真的能运用到工作当中。”
陈立准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当自己到了退休时,还能看到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依然坚持在这个行业当中。“这会很欣慰,也会有莫名的成就感。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想。”
学生评价
学生杨书明:
老师经常会不定时给我们一个任务,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而且这里有很多竞争对手,还是有很大压力的。不过,在这里感觉很好,因为以前在普通班很无聊,上课学的东西太少太慢;在这里,老师给了我们一个自学环境,比较自由,但可以更多地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跟着老师已经有一年半,感觉老师是一位有工匠精神的老师,专注于一个领域。希望能向老师学习,也能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成为一名“工匠”。
学生方泽锋:
老师平常没怎么教我们,都是靠我们自己摸索和自学。因为,老师主要就是想营造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感觉老师比较朴实,不怎么说话,但是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主要体现在考勤和生活习惯。平时对我们的作息很关注。
(原标题: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带出三届“国手”征战世界技能大赛 陈立准:我的学生将来要做行业推动者)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css13/img/end_news.png 本文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感谢建军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回 1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忠财老师支持,老师辛苦了,新的一周愉快 感谢分享,问好李老师! 李老师太给力了! 希望李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回 6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给力支持,老师辛苦了,向敬业的您学习致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