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拾:看了《人民的名义》,您有哪些感想?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了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的故事。检察官侯亮平(陆毅饰)临危受命,被调配至边西省任职副检察长,兼任反贪局长,主要是调查汉光公司土地血案。他的妻子钟小艾也同样接受到中纪委调查组的委派,表面上是以照顾家庭生活的名义跟随丈夫侯亮平调配至边西省任职,实际上是暗中调查胡玉贵的贪污腐败问题。他们夫妻二人不仅要深入各阶层展开抽丝剥茧的调查工作,还要以身涉险,与位高权重的贪腐分子斗智斗勇,历经了诸多的磨难和挫折,侯亮平和钟小艾夫妻二人在侦查中一步步逼近了真相,他们以人民的名义终于将血案背后涉嫌受贿的省委常委、省市委书记李大康的妻子、银行行长欧阳菁、省委副书记胡玉贵的情妇高小琴为首的两股邪恶势力铲除,把一批腐败分子送上了审判台,彰显了人民的正义。目前,这部电视剧正在热播。你看了这部电视剧,觉得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对这部电视剧或其中某个人物有什么看法和感想。欢迎大家跟帖发表自已的观点。“边走边拾”栏目将择优发表。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评论! 学习李达康,一心扑在工作上
最近,我一直在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说实话一集没落。我最喜欢李达康书记,你看他亲自到区信访办调查,亲自到拆迁现场,亲自深入一线,看看实际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切实为了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我从达康书记身上看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工作作风,那就是雷厉风行,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不唯上、不唯书,注重实际,敢抓敢干,清心寡欲。正如省委书记沙瑞金所言,李达康是一个难得的改革大将。
我虽在私企从事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达康书记的身上的优点同样适用在企业工作中,努力让企业发展壮大。(江苏/涂怀军) 看周梅森的作品《以人民的名义》,后背是汗涔涔、冷森森的。因为他笔下的官场,既在百姓身边,却又似在遥不可及的两个世界。我常想,在这样一些道貌岸然的心机中,百姓被摆放何处?又将何去何从?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预言过“打开窗户,难免会飞进几只苍蝇”,这几只“苍蝇”,便是现在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弊病,其中包括“腐败”“贫富差距”“道德沦丧”等等极其严重的问题。而解决的办法就是“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是,发展到现在,“官场”成了“商场”,甚至波及到商业以外的公益行业“教育”“医疗”……那么这部剧就是一记“警钟”,他的回音越大,就说明这个问题越严重,越急需救治。周梅森的这个作品囊括了现代数个被掀翻的“贪官”,虽然被以一种推理、悬疑的方式搬上荧屏,但是,这部反腐剧,看起来解气,静下来思索则是一种毛骨悚然。
传说睡在狼皮上,遇到危险会被“刺”醒,那这部剧就是一张狼皮,他让我们时刻处在毛发耸立的对敌状态,在经济发展过速的时期,我们就应以这样的紧张,来警惕他带来的负效应,将它消灭于成型之前。(李新宇) 为李达康书记点赞!!
最近一段时间,《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腐正剧,虽然仅仅只是看了前面几集,但里面的场景已经非常令人震惊,真的是气势磅礡,石破天惊。其中最令我动容的有这几个场景。
反腐败斗争,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那是一场你死我活、明争暗斗的斗争,“高楼背后有阴影,霓虹灯下有血泪。一方面,我们改革开放,物质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两极分化严重,这是非常可怕的。”
以人民的名义,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人民赋予我们权利,人民是什么,人民在哪里,人民就是我们广大的服务对象,人民救助我们身边。从《人民的名义》看到了那些官员的“贪、嗔、痴”。逐渐背离了人民群众,痴迷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忘记了当初的入党誓言,不信共产主义信权力,不近人民近女色,不钻政事钻“关系”。
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多办为民务实的实事。要深刻认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意义,始终保持理论清醒和思想自觉。在工作中戒骄戒躁,踏实办事,改变门难进、脸难看的不良作风,从根本上认识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解决好用好权,办好事的现实问题。倒逼着政府部门坚持人民的立场,思考发展为了什么,怎样更好的发展,怎样更好的为人民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