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强:劳动 是一生的功课
方向和目标确定后,剩下的就是工夫了。我不相信神奇,只信工夫。所谓神奇,无非是对某件事千百次的重复,重复得足够长久,才会出神入化。而从工夫到功夫,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一个词密不可分——劳动。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世界五彩缤纷。世上的事,没有比劳动更神圣的了。多年前,我在鲁西南乡村看一场露天电影,女主人公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汗水流到嘴里是咸的,流到心里是甜的。”说这话时,她正在工地劳动,挂满汗珠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这个场景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使我对劳动怀有美好印象——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作为小学生,我也在课余时间及假期,从割草、放羊、拾麦穗等劳动中收获了许多快乐。
http://p1.pstatp.com/large/1c6200048bd7136470ee
1950年,画家徐悲鸿为战斗英雄苟富荣画像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所有成功者的背后都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徐悲鸿在给学生刘勃舒的信中写道:“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有所得。”
早在巴黎求学期间,徐悲鸿就经常到动物园看马,观察马的习性和动作,大量速写,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在印度讲学时,他又游历了长吉岭和克什米尔等出产良马的地方,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形成自己独特的画法和风格。在确定立意和马的大体形态后,他迅速画出飞扬的鬃毛和马尾,再根据鬃毛和马尾的动势画马头、马身和马腿,最后画出马蹄,一匹奔驰的骏马便跃然纸上。辛勤劳作及千锤百炼的功夫,使徐悲鸿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画坛的巅峰,终成一代大师。
http://p1.pstatp.com/large/1c630005f5479a4527f5
球王贝利
当然,许多事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会选择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有人问球王贝利他哪一场比赛的进球最精彩,他说:“下一个。”这与作家张洁的回答不谋而合。那年我在首都剧场听她的讲座,有人递纸条问她最满意的一部作品是什么,她微笑着说:“下一部。”只有将已有的成绩清零,才能找到新的目标,开始新的征程,成就更大的辉煌。懒惰的人往往浅尝辄止,他们永远无法领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真正含义。
有的人貌似勤劳,却走在旁门左道上。当毕飞宇得知网络写手每天写一万字时,笑着说,我一天写六七个小时,也就一千到一千五百字。一天一万字太不正常了,人的能力达不到,只能降低对文字的要求,那是我不能忍受的。我赞同毕飞宇的观点,如果我知道某人每天写一万字,绝对不会去读他的作品,因为我不想到他的文字里游泳。文学创作是多么崇高的劳动啊,但如果产生的是文字垃圾,便亵渎了文学。精雕细刻,才是对文学的敬畏,也是对读者的尊重。
http://p3.pstatp.com/large/1c66000485e105fe5cb6
毕飞宇
劳动是劳动者一生的功课,真正勤劳的人心态平和、光明磊落、慈悲而睿智。古时有个叫“百丈”的禅宗大师,他喜欢与门人一起除草、扫地、砍柴、劈柴,直到八十高龄,仍然坚持每天劳动。门人看他年纪大了,劝他休息,但他依然我行我素,门人无奈,便把他的劳动工具藏了起来。这一天,大师没有劳动,也没有吃饭;一连三天,天天如此。门人以为他生气了,便把工具还给了他。第四天,大师开始劳动,也开始吃饭。当晚,他给门人讲禅时说,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禅宗大师的话,让我想到很多年前听的一次文学讲座。那天,浩然动情地说,我为什么拼了老命写《苍生》?因为有人说我除了高大全,除了阶级斗争,就不会写作。如果不拿出这部《苍生》,我就破产了。这话听起来像是赌气,其实他是在说,写作是作家的生活方式,作品是作家的存在方式。一个作家无论曾经多么辉煌,只要没有新作品问世,他就不再是作家了。
劳动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不如意的日子在劳动中过去,想要的生活也在劳动中到来。
http://p1.pstatp.com/large/1c670000a283c19360f9
来源:北晚知味 谢谢李老师的精彩分享[s:651
问好老师辛苦了
回 1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支持分享,老师辛苦了,周末愉快 感谢分享,建军老师太给力了! 祝建军老师周二愉快! 希望建军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 希望建军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给力支持,祝您开心快乐每一天回 5楼(煤缘) 的帖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