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4-25 08:29:02

味蕾的记忆

作者山东淄博石油分公司王颖

    新鲜的蒜薹宜大火快炒。因其本身有辛辣的味道,无须炝锅,只要将配菜与其一起炒熟便可,素炒木耳鸡蛋荤炒肉,家常吃法不外这两种。虽然普通,却因是时令菜而有极好的口感。

    就像春光易逝,蒜薹的上市时间也很短,价格更是渐呈跳水之势。刚上市时价格近十元一斤,几天后就会有成车成车的便宜处理,但此时的蒜薹又粗又老,一根里要切掉近半根,剩下的才能入锅。

    母亲却不这样做。她只是将头部极老的小部分去掉就下锅炒,确切地说是加水炖,待蒜薹将熟时打上两个鸡蛋,淋上几滴香油,盛盘上桌,香气四溢。这道菜,是我童年味蕾里最深刻的记忆。我工作后的第一年春天,与同龄人在宿舍里聚餐,提议每人做一个拿手菜,我做的便是蒜薹炖鸡蛋,为了提味,我打进去五六个鸡蛋,信心满满地呈给大家。看着他们满怀期待地举筷夹菜,我可是得意极了。

    谁知每人夹了一筷子就不再碰了,只有我一筷又一筷的吃得欢。旁边一人终于忍不住了,说那么难吃的菜你是怎么吃下去的?我愣了,记忆里多年前的美味于他们怎么就是难吃的呢?

    被这个想法困扰了好久。是我口味古怪吗?明明我们对许多美食的见解是一致的。可为什么他们都一致排斥我的蒜薹炖蛋呢?难道我没掌握母亲的烹制要领?可我吃着和以前的味道没啥差别。

    真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儿子幼时喜欢看一部叫《家有儿女》的电视剧,剧情诙谐,笑料频出,我也十分喜欢。有一集是讲刘梅为老同学的客户做一道难以描述的菜,是他小时候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糊香糊香的”,他流着口水形容。刘梅做了数道色香味俱全的菜都不入他的法眼,倒是一帮猴孩子贪玩捣乱,在差点把厨房炸了后混做出的一锅汤,让他循着味儿冲进去,连锅端走,还叨叨着“就是那个味儿!”

    那是什么味儿呢?堪比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就是拿一些正经菜不用的食材,加水加各种调料搁锅里乱炖到糊住锅底,关火就搞定。那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味道,闻一下都要掩鼻的,偏偏让那事业有成的商人念念不忘。

    并不是他的味蕾出了问题,只是难忘小时候的味道,在吃遍山珍海味后失去了品尝美食的激情,只有儿时吃过的东西才能唤醒他的食欲。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也是不忘“初心”。

    我对蒜薹炖蛋的态度与其如出一辙,只是没他那么夸张。母亲那时做蒜薹炖蛋是为生活所迫,只能买最便宜的老蒜薹,而人的味蕾却是有记忆的,越是物资匮乏的时候,留下的记忆便越深刻。

    即便是母亲,现在也不做那独出心裁的蒜薹炖蛋了,我却还是会偶尔想起它的滋味,咽一下口水,它的味道还是那么美好。


煤缘 发表于 2017-4-25 10:09:41

感谢分享,赵老师太给力了!

煤缘 发表于 2017-4-25 10:09:49

祝赵老师周二愉快!

煤缘 发表于 2017-4-25 10:09:57

希望赵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

羊君 发表于 2017-4-25 16:08:33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来访!感谢支持!

羊君 发表于 2017-4-25 16:08:46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二快乐!

羊君 发表于 2017-4-25 16:08:59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专页有老师支持真精彩!

zzczzc 发表于 2017-4-25 19:45:38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zzczzc 发表于 2017-4-25 19:49:16

前来学习前来支持

zzczzc 发表于 2017-4-25 19:49:25

支持专页支持版主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味蕾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