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4-25 09:24:59

谢瑜:甘为大地添秀色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生活时,面对浣花溪的春光而作的一首诗。没想到时光流逝一千多年,一个小女孩读了这首《绝句》后,念念不忘那清新秀丽的田园风光,工作后,就选择了环境监测。她说:“我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脚下的土地增添一抹绿色。”她,就是江汉油田技术监督中心环境监测站工程师谢瑜。

呵护气田好风光

绿色能源页岩气。初次听说这个词,谢瑜脑海中展现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得知涪陵页岩气公司坚持“绿色示范”发展之路,要把涪陵页岩气田建成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她对气田充满了神往。因此,2014年8月接到奔赴气田工作的通知,她就义无反顾地到了焦石坝技术监督中心环境监测站涪陵分站。到达焦石坝后,谢瑜协助分站负责人,快速建立了油份化验室、滴定分析室、比色分析室,制定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及监测分析相关的操作规程。

在涪陵页岩气公司的要求下,涪陵分站建立了78个环境监测点,对工区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实行常态化监测,确保气田生产不对环境造成影响。

在气田,谢瑜对“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方式颇为赞赏,尽管高标准的环保要求,给他们增添了不少工作量。每天涪陵分站都要取样化验写报告,一年要录取七千多个环境监测有效数据,提供监测报告300余份。除了日常管理和监测,遇到突发事件,涪陵分站要立刻取样检测。

今年元宵节,丰盛的节日晚餐刚摆上桌,分站站长祁虹春接到涪陵页岩气公司HSE管理部电话,说有一批水样马上送过来,必须连夜分析样品,出分析结果。接到任务后,谢瑜、李军匆匆扒拉了一碗饭就前往化验室为样品分析进行准备工作。晚上七点半左右,样品送达化验室,谢瑜和两名同事立即开始工作。所有的监测项目分析完毕,谢瑜又对样品的监测结果进行报告分析,等到监测报告全部出来已是凌晨两点多钟。将数据报告给HSE管理部,谢瑜才回宿舍休息。

2月份,焦页16号平台附近地下溶洞发现浅层气。按照涪陵页岩气公司要求,全天候对该平台的地下水、土壤、大气进行分析。接到任务后,祁虹春带领李军一天3次赶往现场,分别对地下水、土壤、大气进行样品采集,同时对浅层气进行现场检测。谢瑜、刘荣琴等监测人员接到采集回来的样品后做分析,第一时间将分析结果上报,为涪陵页岩气公司监管治理提供决策依据。这项监测任务持续了近20天,测量所有指标一直没有较大变化,环境状况稳定,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同享“涪气”两地亲

又是春风送暖的季节,趁着工作间隙,在站长祁虹春的带领下,谢瑜和李军几名同事在分站的角角落落种上了豆角、辣椒等蔬菜。谢瑜说,分站周围是农田,生活在田园风光中,自己也有了耕作的心愿,种些蔬菜,乐趣无穷。去年,他们种植的蔬菜丰收,大都送给了分站附近的两户农家。两家人的男主人都常年在外工作,女主人守家。谢瑜时常看到她们在地里劳作,工作之余就上前问候一下。两个女人知道了涪陵分站的工作是为了守护当地的环境,非常高兴。收获了嫩玉米和新鲜红薯后,她们特意挑了个大的,送到涪陵分站,让谢瑜和同事尝鲜。两人都说,页岩气真好,引来了很多“红衣军”,让她们的生活变好了,还认识了很多好朋友。

谢瑜说,因页岩气结缘的,还有他们的房东一家人。

房东姓吴,夫妻俩有两个女儿,一家人都非常厚道。原来夫妻俩都在外打工,随着气田的开发建设,小镇上的店铺多了,也有了打工的机会,女主人就回到了家,在一家超市打工,同时照顾两个女儿。男主人在外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说准备回焦石坝创业。

晚饭过后,夫妻俩很喜欢和分站的几个人聊天,问江汉油田是什么样子,问页岩气的作用。他们上高中的大女儿尤其喜欢谢瑜,每次周末回家,不是找谢瑜请教功课,就是跟谢瑜谈人生、说理想,还说自己也要向谢瑜学习,做一个环境守护者。谢瑜每次回江汉探亲,都会给两个小姑娘带礼物,头饰或是江汉特产。春节时吴房东夫妻做的腊肉、香肠,给谢瑜送了一袋子,非让她带回江汉给亲戚朋友品尝。

气田岁月,带给谢瑜的,是“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的美丽,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温暖,这,坚定了她奉献气田的决心,也让她爱绿护绿的追求无怨无悔。

(江汉油田 刘冬娅 吴晓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谢瑜:甘为大地添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