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触碰的父爱
作者江汉油田黄朝霞父亲天性急躁、脾气火爆,尤其是经过20多年的干部职位磨炼后,暴躁的本性愈发深重了。与温和开朗的母亲相比,在我们三姊妹面前,他总是令我们心生畏惧、不可靠近。
正因为此,在我单纯的少年时代,竟一直天真地认为唯有母亲的怀抱才是最可亲的港湾;少不更事的我,当时怎么也读不懂那严厉的父爱。直到高中毕业后,由于未考上大学,只得借父亲单位上的指标去了省城一所小有名气的成人大专院校继续寒窗苦读。在那短短2年的光景里,伴随着父亲的频频探望,17岁的我终于在思乡泪水的浇灌中感悟到了:原来父亲对我们同样存有着不可割舍的亲情和疼爱,只是身为男人的他,是极不善于对感情进行直白的表达和外露,仅仅是倾其全力地为我们铺好人生路途必经之路,还偶尔告诫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记得那时足不出户的我突然间感觉自己独自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心中顿觉一片茫然和虚空。每天除了在教室里听完老师枯燥的授课后,就是急切地伸长脖子,紧盯着老师手里拿着地为我们带来的一大堆家书信件。母亲因家务繁忙,写信的重任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平日喜好舞文弄墨的父亲头上。目睹着父亲用苍劲有力的笔迹书写的一行行知冷知热的话语、语重心长的教导,在收到信件的一刹那,几乎每次我都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热泪,以至于在深夜趴在床头不厌其烦地阅信时,同屋的室友总误认为我是在白天受了天大的委屈。
有的时候,除了书信勉励,父亲还总是在我寂寞、郁闷之时如天兵天将一般来到我的面前,捎来我最喜爱吃的零食,且每次都是匆忙而过。当时无助的我还屡次恨不得上前与父亲拥抱而泣,以安慰我长久以来的恋家情结,却又唯恐失去了父亲从小一贯在我们面前保持得天衣无缝的那份威严。目送着父亲离去,我一遍遍不解地在心底琢磨着:难道父爱真的不如母爱那般细腻柔肠?不如母爱那般温馨得触手可及吗?偏偏总要等到我成长到谙事的年龄才能透彻地读懂呢?父亲渐行渐远的身影使我的沉思在一分一分地加重,父爱的概念正点点滴滴在我的脑海初具雏形。
参加工作后,我又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父亲也因职位的变更显得愈来愈忙,还经常出差。但公务繁忙的他无论多忙多累,总是会忙里偷闲地抽空来到书房询问一下我的学习和工作,还不忘教给我为人处世的“四自”原则――“自尊、自重、自信、自强”。作为一个女孩子,父亲说,首先要具备一颗坚不可摧的自尊心。尽管女人在世俗上一直是弱者的代名词,但“四自”原则须保持;心中有“四自”,才能乐观豁达、积极进取!
遗憾的是,我们三姊妹成家后都未能如父亲所愿,成为当今商海或政坛的佼佼者,只是平淡无奇地各自在湖南和湖北经营着自己的小家。但是,每当我们逢年过节,一道如约而至地来到父亲身边时,却依然能见到父亲皱纹舒展欣慰的笑容,被岁月蹉跎得两鬓斑白的父亲似乎在用浅浅的笑意向我们说:“我不求你们荣华富贵,不求你们官运亨通,要知道人生苦短、平淡是真。你们能做到眼前这般淡定从容、家庭和美,这就已经实现了我此生莫大的心愿了。”
都说父爱如高山般沉稳,如大海般深邃,捧在手心沉甸甸,装在胸腔溢满满。而我眼里的父爱,尽管不可轻易触碰,尽管缺乏爱的绵长,但他却会随时随地地让我倍感踏实、舒心;他就像浩渺湖面上的一盏航标灯,在人生征途上总能为我引道指向!
父爱真如山!深沉厚重。 感谢分享!
回 1楼(柳雪松) 的帖子
感谢柳老师的来访与支持!回 2楼(柳雪松) 的帖子
问好柳老师!周三快乐!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老师周三快乐。回 5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张老师对专页的一贯支持!问好周四快乐! 赵老师太给力了!问好赵老师! 希望赵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 问好赵老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