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梅:我要肩负起“模范”的责任
中国石化报作者: 房丽丽 高君http://202.149.227.159/zgshb/images/2017-04/27/1/res02_attpic_brief.jpg
图为张松梅为顾客加油。 本报记者 高 君 摄
“是人民给了我‘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我要肩负起‘模范’的责任,带领大家一起进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是张松梅的心里话。
张松梅是北京石油的全国劳模,近年来还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国石化劳动模范”“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一年前,北京石油以张松梅的名字命名了她所在的加油站,这是中国石化系统第一座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加油站。在众多荣誉面前,张松梅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坚守一线,不吃老本,再立新功,带领大家向前进。
“第一季度我们加油站非油品销售了179万元,同比增加78万元,增长了77%!截至昨天销售41.5万元,同比增加了4.5万元!”4月23日,在加油站班前会上,加油站站长张松梅对员工说,“感谢大家的努力,我们还有潜力可挖,还可以做得更好!”
熟悉张松梅的人都知道,“还能做得再好吗”是她的口头禅。她常说:“现在加油站面临的形势日新月异,只靠过去埋头苦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时俱进,苦干加巧干。”2016年,张松梅采用“内外结合”“五感营销”等营销方式,取得油非互动、共同创效的好成绩:成品油销售1.94万吨,比上年增长14%,由万吨站向两万吨站稳步迈进;非油品销售630万元,比上年增长65%。
张松梅加油站周边市场竞争激烈,相隔不远的几个系统外加油站咄咄逼人地打起了价格战,有的站油品价格甚至长期“直降1元”。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张松梅深入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正确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学知识、练本领,夯实“三基”,提升业务技能,在站内形成“比学赶帮超”学习氛围。
在业务经营工作中,张松梅以落实“5+1”模板为抓手,强化基础管理——以现行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为基础,梳理、提炼、整合加油站经营管理基本工作内容,形成以日、周、月、季、年5个时间周期的常态化“应做”和1套突发事件的“应对”。
张松梅根据实践经验,摸索出“内外结合”工作法,科学调配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加油场地的加油员加油时,他们通过开票、购物、饮水等各种方式,把顾客引导到便利店内。室内人员热情接待,对商品、优惠活动进行深入讲解推介。为补充室内人手,站长和副站长轮流上阵,确保顾客满意而归。
张松梅推出独具特色的“五感营销”:让顾客听到、看到、闻到、摸到、尝到商品。张松梅给加油场地的员工每人配备了耳麦和小喇叭,让顾客随时都能听到当期的优惠活动。张松梅打破传统的商品陈列模式,让商品从包装中走出来,设立商品品尝区,现场发放、现场制作,让顾客亲身感受、现场品尝,收到良好的销售效果。
在北京房山,很多人不认识张松梅,却都知道“劳模加油站”。日复一日,张松梅带领员工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很多来站加油和购物的顾客被这里良好的服务打动。得知站长是全国劳模后,顾客才豁然开朗,纷纷称赞“不愧是劳模站”。
出租车是加油站的重要客户,张松梅加油站为司机提供了休息区,24小时供应热水,还准备了简单的修车工具等,把加油站变成远近闻名的“出租车之家”。一些长途车司机和环卫工人每次路过,不管是购物、喝水还是上厕所,总要进来一趟。因为在这里大家感觉很亲切。
为解决附近居民公交卡充值不便的问题,张松梅申请为加油站新增加了ETC充值和公交卡充值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顾客,同时给加油站带来大量的客流。久而久之,很多人成为加油站的忠实顾客,一些远处的顾客每次还特地绕远路来加油站消费。张松梅加油站以“劳模站”名声远扬,成为名副其实的“家”油站。 感谢分享!
楼主辛苦了!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问好屈老师!回帖辛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