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记忆
作者江汉油田沈亚利作为在清河生活了16年的“老会战”,我对清河有种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情愫。22年前的冬天,我历经一千多公里的颠簸,来到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清河。望不到边际的盐碱滩,随风摇曳的芦苇荡,星罗棋布的抽油机和野营房。我久久伫立在风中,迷茫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难过、失落、无助……各种情绪如海浪般涌上心头,真有种想逃离的冲动。带着沮丧的心情,我开启了“清河生活模式”。
很快,在和同事们朝夕相处的欢声笑语中,在各种生猛海鲜的诱惑下,我的“不适应症”逐渐治愈,而更多则是被一线石油人扎根清河、为油奉献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和折服。抢修管线时,他们顶风冒雪跳进一米多深的盐池挖穿孔,找漏点,持续奋战到深夜,回到家中来不及洗去身上油污倒头酣睡;抢建新井时,他们不顾高温炙烤和蚊虫叮咬,日夜坚守现场,只为油井早投产、早拿油;在人烟稀少的边远井站,他们与油井为伍,和星星对话,日复一日忍受着孤独寂寞……这些场景深深触动了我,唯有将这些感人的画面诉诸笔端,才能释放我的钦佩之情。
在22年的记忆长河中,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人和事。让我最难忘的就是我的老班长。班长姓许,是一位50多岁的老党员。他是个出了名的怪老头,因为管理严,脾气暴躁,爱较真,人称“徐老怪”。我来班里不久就领教了他的“怪”,也解开了他和班组缘何年年评为“模范”的秘密。一次,我因疏忽没擦干净管线上的盐渍,他发现后就扣了我的工资。虽然钱不多,可要强的我觉得很没面子,就去找他理论。他没有理睬我,上班碰见我还躲着我。过了一段时间后,班长见我的怒气消了,主动找我唠起了嗑:罚钱不是目的,主要是提醒你,告诫班员都要提高管理标准,只有人人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才能提高班组管理水平……老班长苦口婆心的话打动了我,此后,我谨记老班长的话,严格管理设备,再也没上过“黑名单”,年底还被评为“队先进”。至今,老班长身上所呈现出严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直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渐渐地,跟班长接触时间久了,我发现:每天上班第一个到站里的永远是他,下班最后一个离开的也是他;他从不因为年纪大、身患严重腰疾而懈怠工作,总是带头突击抢修;遇到雨雪恶劣天气,他总是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帮我们把样桶带到队上……我上班一年后,老班长退休了,大家依依不舍地为他举行了送别会。会上,老班长哽咽了,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舍不得离开,朴实的话语里饱含了一位“老会战”对岗位的眷恋,对清河的不舍。
清河对我来说是一段珍贵的人生旅程。它让我在得与失、喜与悲中,感悟了人生的真谛,收获了诉不尽的情谊,给我的人生画卷涂上了最美的底色,但更多的,是在我心灵深处烙下弥足珍贵的印记。我要将这千里之外的清河记忆,永远珍藏在心底。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候老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