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伍洪章:检车锤“舞”出绚丽人生
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2日电(通讯员 郑春良 周志)数载磨砺,破茧成蝶。伍洪章,重庆西车辆段货车车辆“名医”,工艺创新的领头羊。20年来,一把磨得发亮的检车锤见证了他追逐梦想的历程。全路“劳动模范”、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路“百强货车检车员”、全局“优秀共产党员”、全局“优秀生产(工作)者”……一个个显赫的荣誉背后,是那上百双穿烂的胶鞋和上千双磨破的手套,以及留给工友挥之不去的感动和钦佩。
1996年,伍洪章从部队转业入路。他恪守“一丝不苟干工作、无私奉献做表率”的人生信条,甘用美好青春换来铁路的一方平安,成为一名货车运行安全的“守护神”。
现场检车是全天候露天作业,伍洪章坚持标准十年如一日,无论风霜雪雨还是高温酷暑,规定步伐一步不乱、手部动作一丝不差,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技艺。工作至今,伍洪章共安全检查货车30多万辆,发现典型故障300多件,带头解决安全技术难题10余个,形成“车钩五步分解”“标准化作业要领”等7项工作法,先后30多次参加大型技能竞赛,10次夺冠,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全局货车运用检查领域的技术尖兵。
每当谈到自己发现的300余件较大典型故障时,他总是摆着手说:“这没得啥子,很早的时候师傅就告诉我,看车时要对得起自己检查的车辆,下班后才睡得着觉。”
2012年,重庆首趟中欧班列开行。伍洪章率领“党员突击队”成员冒雨对全列车进行了仔细检查和整备,这一过程被前来采访的央视记者记录在镜头里。央视记者对这支“特种部队”的精神面貌给予了高度评价。几年来,伍洪章一直是检查中欧班列的骨干。随后,货运组织改革、西南货物快运列车开行、兴隆场编组站开通等工作接踵而至,给货车运用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而伍洪章作为班列检查组组长,每一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
2014年4月,伍洪章所在的重庆西运用车间既要负责原重庆西编组站工作,又要兼顾新建的兴隆场编组站工作,十分繁忙。伍洪章“临危受命”,带队第一批进驻兴隆场,在环境恶劣、人员紧缺、配套设施不完善等情况下,每天坚持走在还未铺设走行板的道砟上卡控“两纪”、确认故障,一天下来至少要走10公里以上,吃了不少苦。
车间搬往兴隆场前,伍洪章组织编写了《职工生产生活指南》,完善了《外包线通过列车安全防护措施》,带领班组交出了“一事不出”的优秀答卷。车间搬迁后,伍洪章只休息了一天就来到班组。他说:“这么大个编组站,每天不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敲一锤,我不放心啊!”
近几年来,伍洪章担任实作教练,共为段上培养了300名检车员,其中有9人晋升为工长,5人通过“以考代评”和竞聘选拔走上了干部岗位,4人获得全路“火车头奖章”,6人获得全路“技术能手”称号,7人获得全路“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
“会看车当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爱车啊!”伍洪章常对参加培训的新职工说。新老交替,既有理念冲突,又有文化代沟,光有热心不一定能让这些90后自觉服从管理,“有门道”才是他备受青年职工推崇和爱戴的关键。比如他的“时尚教学”,他自编自导,将标准化检车作业过程拍摄制作成图板在全段推广。每次比武集训时,他都拿起相机记录每个人的动作,然后逐一和选手参照照片分析和改进每一个细节。
伍洪章还将自己对检车事业的感悟、对车辆文化的理解和军人朴实坚韧的作风,潜移默化地印刻在新一批检车员心中,让一批批新生代检车员受益匪浅。青年职工蔡海龙、田奥上岗仅一年,就分别发现一起重车罐车罐体裂纹漏油和全路首例新型货车车轮轮辋辐板裂纹的重大隐患故障,受到了路局的通报表扬。
2014年7月,“伍洪章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伍洪章坚持以“创新、发展”为主线,将工作室创建活动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努力破解难题。他拍摄制作全段第一部音像版《列检作业指导书》,举办应急救援演练培训,并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先后撰写了《人力制动机三变一卡滞故障处理》《轴端螺栓松动故障判断》等5篇技术论文,其中一篇受到铁路总公司车辆部的重视,已安排陆续进行漏洞改造。针对车辆部分故障因工具原因得不到有效处理的现状,他先后研发了钩高调整工具1套、气动打磨切割工具1套及小工具若干,经过现场试用后反映良好。
20多年里,伍洪章获得的荣誉几乎囊括了一名检车员所能获得的所有奖项。但在他心里,这些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自己仍是一名“车辆卫兵”,需要继续用一把检车锤丈量检车人逐梦的征程。
回 楼主(幸福海边) 的帖子
欢迎各位老师分享阅读,《劳动竞赛》版块给母亲节送去深深祝福,祝福全天下的母亲节日愉快,幸福安康,快乐到永远 感谢分享,李老师太敬业了! 李老师辛苦了! 祝李老师周未愉快!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支持,老师回帖辛苦了,周末愉快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