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者 发表于 2017-5-13 09:42:01

俺娘小月

俺娘小月不是啥名人,也不是啥重要人物,也没干过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她就是俺娘,一个普普通通的山里女人。一辈子土里刨食,没想过大富大贵,到现在也没享过啥福,每天能吃上大米白面在她看来就是享福咧。
俺娘不是啥名人可命运着实曲折。她娘家父亲去得早,姐妹六个,没男娃。一家人在村里抬不起头来,还经常受人欺负。没办法,农村就是这样,家里没个顶梁的,被人戳着脊梁骨叫“绝户”。据说当年她出生时生产队每月都会分点儿东西,什么麸皮,米糠等反正在家里能当粮食凑合吃的,俺姥爷说:“就叫月分吧,希望月月都能分点儿”。当时人口多,经济困乏,能有点儿是点儿的。据俺娘说她小时候是真吃不上饭,别说奶了,粥都吃不上。俺娘命硬,俺姥姥每天煮丝瓜汤愣把她养大了。到现在她都不吃一口丝瓜,我怀疑她是不是真记得儿时的事,反正丝瓜是真不吃。俺娘姐妹六个中排行老三,正是爹不亲娘不爱的那个,反倒长得皮实。从小每天打柴、放羊,满山满坡的跑。下到地里也是一把好手,除草,担水,耕地样样拿得起。俺姥姥都说她是干活的命。据俺娘说她结婚前在生产队能拿八分,当时一个壮劳力才拿十分。说这话的时候,她满脸自豪,同时用蔑视的眼神看看俺爹。俺爹是读过书的,一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才认命结婚,娶了俺娘。
要说那时候的婚姻没有现在这么多说道。据俺娘说结婚前对俺爹的唯一印象就是推独轮车上坡时俺爹还得让人帮忙往上拉,而当时她推满满一独轮车土上坡根本不费劲。后来还一起看过一次电影,看的啥忘了,反正回家时俺爹要送送她她没让,怕别人看见。我很难想象俺娘害羞时是啥样,俺可是从来没见过。打小,俺见得多的就是俺娘发愁似的样子。俺爷爷家哥六个俺爹他们哥仨,穷啊。俺爹又是老大,在吃饭都困难的年月娶房媳妇真得砸锅卖铁。分家后唯一的家产就是一个柜子,半瓦罐米。到现在每当说起过去的岁月也是唏嘘不已,眼泪涟涟。什么到邻居姑姑家接两毛钱都没借出来,偷着吃野菜饼子(怕别人看见笑话),自己抱两个孩子上学等等。每到这时我的小儿子坐在她怀里就会问:野菜饼子好吃吗?我也想吃。他无法理解奶奶当年的不易,更理解不了当年生活的窘迫。
对于童年,俺倒是有一些记忆。其中很多还是儿时俺娘讲给俺的。那时,俺爹一年到头不着家在外包工。俺娘一个人从早忙到晚,种红薯,割谷子,上肥,除草,没一刻歇息。俺当时经常想为什么别人家的老爹有空背着孩子上学,别人家的老娘有空跟孩子说说话?问过一次被狠狠训斥一顿后就再也没问过,后来**惯了也就忘了这茬。每天我和妹妹很早就到学校(俺娘要赶着去干活),放学回家后先打猪草喂猪,做完饭才写作业。等俺娘到家时天都已经闷黑了。俺娘从来没跟俺们说过一句温柔的话也没对我们像其他人的娘一样温柔可亲的疼疼俺们过。从来就是高八调的大声说话,急匆匆的脚步,风风火火的身影。虽然有时很羡慕别人的娘,但也从没想过要换一个,自己娘就那样,**惯了。俺们知道其实她对俺们还是很关心的。俺小时候是个病秧子,有好几次差一点就被阎王勾了去。照俺娘的说法俺小时候把所有的灾荒都尝了个变:被鸡咬,被驴踢,被蝎子蜇,被锅磕,被开水烫等等反正是能活到现在就是命大。为我长大**俺娘和俺爹费足了劲,吃够了苦。
后来俺考上了大学,吃上了商品粮,娶了个漂亮媳妇,有了个可爱的娃,俺娘就一直笑嘻嘻的。常在人前说:“谁承想这小子能到这一步,祖坟冒青烟啊。”跟祖宗联系可能不大,但跟俺爹俺娘的辛苦养育是分不开的。常年累月的辛苦劳作让他们都披上了一层城里人羡慕的小麦色。刚五十来岁皱纹就爬满了脸庞。俺知道,每一条皱纹就是俺娘对俺的一份牵挂;每一条皱纹就是俺娘对俺的一份操劳。每次跟他聊天俺娘总跟俺说:“只要你过的好就行了,不用惦记我们”但俺知道她其实特希望俺能经常打个电话,最好时不时的带上老婆孩子看看他们老两口。她咋想的,俺清楚着哩。
很多次从梦中醒来都是俺小时候俺娘一边扇着蒲扇一边给俺讲过去了故事。俺心里清楚,不论何时俺永远是俺娘的心头肉,俺娘是俺永远的依靠。
这就是俺娘小月,普通的山里女人。
来源于散文吧

刘纯庆 发表于 2017-5-13 11:03:41

刘纯庆 发表于 2017-5-13 11:04:17

佳作拜读,点赞100

听者 发表于 2017-5-13 22:30:34

回 1楼(刘纯庆) 的帖子

感谢刘老师的欣赏!

听者 发表于 2017-5-13 22:32:16

转载的文章,感觉不错,转来欣赏!

听者 发表于 2017-5-13 22:32:43

谢谢刘老师的支持,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俺娘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