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羡慕有妈可叫的人
散文:羡慕有妈可叫的人
■蒋昌明
“妈妈,我爱你!” 我听见别人在叫妈妈,心里总会有一种羡慕之情!如今,我只是在身体不慎碰痛的时候,才会不由自主地喊声:“啊哟,妈呀!”却无人应答。妈,你不会应答,永远不会了。
21年前,我也是有妈可叫的人。那时候,我在矿山救护队工作,每天24小时战备值班,一月难得回家几次。你一直希望我多回家看望。听见我的叫声,你伸出抖抖索索的手拉我坐下,有说不完的话。可是那叫“妈”声,每月只听到几次,你十分不满足。有一次竟然发了脾气, 那是个下雪天,我按例给父母生活费,你瘦骨嶙峋、盘根错节的手接过票子,随手往桌子上一甩,说:“这样就够了吗?”你的眼神里充满着寂寞哀怨之情。
我知道你指的不是钱,自我参工成家以来,你认为我养家的钱足够了,多余的甚至存了起来。你是指回家看望的次数,你经常这样问我:“为啥不多回来?” 但这需要时间,我是身不由己。我感到委屈,认为你是苛求,不了解上班族的辛苦。每周只有一个休息日,而且经常被培训、会议或处理突发事故占去,再说,小家庭也有不少杂务锁事等着处理。
当我开始老的时候,才知道有病的老人日子难挨。你已到了不能独自外出的年龄,爸爸有病在床,旧友们一个个逝去。老屋阴冷萧索,满腔忧愁,向谁诉说?只能寄希望于儿女们了。你像棵缺水的枯树,需要亲情的雨露滋润,我却使你失望。我想,比起别人,我是够好的了。因此,我行我素。让你寒窗孤灯,一天天盼着。我们的一天,倏忽过去。你的一天,是一分一秒地挨着。等着门前熟悉的脚步声,亲热的叫妈声,在等待中,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
现在我才认识到老人需要精神赡养。你当时的要求并不算高。你有病痛,有对子女的担忧,想说一说,想关心一下,是你一点点可怜的需求,我却错失了安慰妈妈的机会。
让我深深自责的是最后一次,妈妈竞然中风半身瘫痪,说不出话来。我们三兄弟将你送进医院抢救,并每天轮流陪伴守护,我准备请一个星期的假陪你,谁知你住院仅十余天就走了,幸好临终时有我和二姐等人始终陪在你的身边。你最后用手指向我示意,我心神领会,你是在说:“你大哥、二哥怎么还不下班回来?”我一阵心酸,愧悔交加,跪在你床前。你身体还温的,棉被盖着骨瘦如柴,仿佛还想说:“大女儿、三女儿怎么还不来?”
妈妈一生盼着的就是老了有子女陪伴左右,在你生命尽头的时候,你还有四个子女有的在工作,有的正在赶回家的路上,这最后的错失是无法弥补的。
我真羡慕有妈可叫的人。 一天晚上,懵懂中在外的大姐打来电话,叫我好好照料妈的饮食起居。我想,现在我每天工作外生活在家,有足够的时间陪妈了,一定要买个轮椅,带你去湖边或湖中公园或别的地方,看看风景。再有,你喜欢吃的肉包、月饼、香蕉、糖炒栗子,已经不是稀罕之物。还有再高级的,让你尽情享受。我一定陪你,要多久就多久……张开眼睛,原来自己躺在床上,室内清冷,一帘月光。这样的梦境不知重复出现过多少次,只是没有你的人影。我苏醒了,妈妈却走了,人生倏忽,生命的感悟,不是一下就成熟的,但愿能够早一点才好。
(作者: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
(平台管理员重新编辑推荐微信) 老师好,字体有点大了 哈 很抱歉,我贴五号字发布后,不知怎么变成大字体了。实在对不起! 请编辑老师帮助处理一下,谢谢! 感动,同感。 引用第4楼蒋昌明于2017-05-13 21:26发表的:
请编辑老师帮助处理一下,谢谢! p_w_picpath/back.gif
编辑好了 有妈叫真幸福 感同身受 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