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矿“31336”机制激发党建活力
党建工作,是简单地做、形式地做、完成任务式地做?还是积极地、揉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创建、职工成长成才等方面去有效地做?东滩矿党委的答案显而易见:新时期企业党建,人性化、科学化才有生命力。
寻求党建高端途径的“顶层设计”
“50个党总支、支部,2304名党员,管理起来难度很大。个别支部工作不规范,一些支部书记不知道自己应该抓什么、怎么去抓,导致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组织软弱涣散。”东滩矿党委书记韩开佩在实践中感受到,“在推进过程中,只有坚持把党建工作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工作任务整合起来,形成集成创新、有机联动的整体,才能有效破解党建工作难题。‘31336’工作机制是矿井寻求党建高端途径的‘顶层设计’。”
近年来,东滩矿党委适应国企改革新任务,围绕矿井经济中心工作把方向、定大局,凝心聚力保落实,探索形成“31336”工作机制。
“3.1”就是落实一个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围绕一个目标(创一流示范矿井、建幸福和谐东滩、勇当本部支柱矿井排头兵),突出一个抓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3.3”就是立足三个层面,创新三个载体,发挥三个作用(党委层面“聚核心”,以建设“五型”党组织为载体,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支部层面“筑堡垒”,以“六化”目标管理和党建项目管理为载体,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层面“作表率”,以“评星定级”为载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6”就是重点抓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等六项工作。
围绕建设“中国梦•幸福东滩”愿景,东滩矿着力建设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安全高效、科技创新、改革改制、文明和谐“四个一流示范”矿井。
他们抓住“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重大契机,创新设立“一刊、一报、一本、一册、三平台”多维度宣传学习载体,实施“四个一百”规划(培训百名骨干、百场党课在基层、百名党员现身说教、选树百名学做典型),制定党员干部“十要十不要”行为规范,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该矿党员干部发扬敢啃硬骨头、能打硬仗的精神,将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在选煤厂改造、环保治理、内部市场建设等重点工作上树立了标杆,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深入实施“党员自身零违章、身边职工零‘三违’、责任区内零隐患、示范岗上零事故”党员安全“四零”工程;在党员较多的三个井下班组探索安全自主管理模式,让党员立足岗位形象“亮起来”、作用“显出来”。
把党建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源
把准深化改革的“风向标”,2014年和2016年两次作为兖矿集团试点先行单位,开展管理机构“瘦身行动”,92个科级单位精简为30个,全面激发矿井内生活力,为传统矿井转型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围绕降本增效,扎实开展“双创”活动,各党支部根据本单位特点,拉出创新创效“正面清单”和降本挖潜“负面清单”。三年来实施100多个“双创”项目,累计增收节支近3亿元。在兖矿集团率先推行内部市场化建设,实现了企业降本降耗、管理升级,成为省管企业内部市场化建设的典范。
坚持把制度纪律挺在前,建立综合评价、纪检监察、审计监督和民主评价“四位一体”监督制约机制,深入开展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纪律“三项建设”,全面规范党员干部行为。三年来矿井杜绝了党员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创新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点面结合,让支部动起来,作用显出来。一方面,建立以“党建工作规范化、班子建设高效化、队伍作风优良化、民主管理制度化、安全生产可靠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内容的“六化”目标管理体系,实现党建工作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考核密切结合,一套标准,区分权重,相互融入。另一方面,运用党建项目化“抓点”,按照“选题立项→组织申报→推进实施→鉴定验收→评比表彰”流程,形成基层党建项目探索实施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工作局面。《党员“星级”量化考评体系》《党员安全“四零”工程》等多个党建项目被上级党组织推广。
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建立党员“星级”量化考评体系。对“五星”“四星”党员大张旗鼓表彰,开展“最美东滩人(事)”评选,深入挖掘选树凡人善举、好人好事,倡树新风正气。三年来,130余人走上新的管理技术岗位,190人纳入兖矿集团人才库,向社会输送各级管理人员21人。
创新人才“4+4”培养模式,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大讲堂、岗位技术比武等途径打开职工成长发展通道,涌现出全国劳模于宝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矿工”蔡先锋、济宁市十大孝星”贾仁章、济宁地区涉外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徐斌等先进典型,矿井连年保持山东省、山东省管企业、济宁市文明单位称号。
“‘31336’工作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工程,更是一项长期工程。”韩开佩说:“东滩矿党委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煤矿特色的党建工作新路子。”(盛玉强 王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