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5-27 18:40:17

端午香包

作者河南南阳淅川石油分公司黄龙江

    每逢农历五月,在县城的街头巷尾,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香囊与五彩线,这些物品,其源于夏至阴气萌生,过用着这香囊防病疫,如孩子们带的五彩线,自汉代流传至今,有把五彩线绑到门框上防煞的,有系在胳膊上驱邪纳福的,我国端午节有戴香包的传统,然而据中外史书记载,戴香包与避瘟疫有着密切关系,是古时人们的避疫之物。

    端午节戴香包一说是避邪,一说是为讨吉利。传说屈原投江时正值夏天,蚊虫四飞,民众唯恐屈原遗体遭叮咬,纷纷用艾草点燃,以烟熏虫,后有人建义,何不以布包檀香。后来,人们用针线缝好香包后,再串以布绳,紧挂颈间,人人一串,蚊虫污物不敢近,相传下来,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国传统习俗。

    早期的香包作法简单,造型单调,小小一方布能包住檀香末即可。那是的香包大多都是长辈自己做的,在香包里边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后来为了美化,开始讲究布料及造型,由最具含义的粽子形状发展成各式动物造型。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国民间仍有人佩戴香包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香包市场热闹正当时,各式各样的香包无论从款式还是用途都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

    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内装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术、白芷等植物的根茎碾碎制成的。现代的香包中填充用的香药成分有所突破,像熏衣草、干花等都可以用来制作香包。这小小的香包佩带起来却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等形状的,小孩一般喜欢佩戴十二生肖之类。家乡老习俗,不到十二岁的孩子,在端午节前后要佩戴香囊,有驱邪纳福之意,也是为弘扬传统节日在人们心里挥之不去的情怀吧。

    岁月荏苒,在看到小城解放路上口那片法国梧桐树荫下,用竹竿撑起的各种各样五彩缤纷香包时,常常想起小时候,母亲在这个季节,为孩子们制作的香包的情形,准备好在药铺买来的雄黄、朱砂、和五彩丝线,趁午休时,为赶制小巧玲珑、花样繁多的各色香包,好像最多是翘首昂扬的大公鸡,每当把香气四溢的大公鸡戴在袖子上,脚脖上在拴上一条五彩线,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就多了份让人羡慕的童趣。

    岁月静好,对曾经佩戴香包的童年,是一种无言的触动。正是有了端午这个传统习俗,才让我们记住了岁月长河里那份无以言表的美好……迄今,早已过了那份欣喜的年龄,可那份根植于心底深处的香包情结,和纯情如水的母爱一样,一直是那样隽永,那样温馨。


羊君 发表于 2017-5-28 08:47:57

欢迎老师欣赏阅读!

煤缘 发表于 2017-5-28 21:43:33

向敬业的赵老师学习,问好!

煤缘 发表于 2017-5-28 21:43:49

赵老师辛苦了!

煤缘 发表于 2017-5-28 21:44:18

祝赵老师端午节快乐!

羊君 发表于 2017-5-29 07:57:32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来访支持!

羊君 发表于 2017-5-29 07:57:48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回帖辛苦!赞一个!

羊君 发表于 2017-5-29 07:58:00

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祝白老师端午假期愉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端午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