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陪你到老
作者广州石化黄慧锦我家的儿子在学葫芦丝,我的女儿考取了广州市前几所中学,我的小孩报了几个培训辅导班要每日接送......身边的家长们热烈地沟通分享着信息。让孩子不输于起跑线上,希冀把自己年少时的理想、遗憾在孩子身上得到补缺,渴望参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片段成为永恒的话题。浓浓的关爱使大多数年轻父母拴上了时间的紧箍咒,倾注了十几甚至二三十年的精华岁月。当我们幡然醒悟,感慨岁月流逝的时候,身边生养之父母随着时光荏苒,春去秋来老将至。明日有几何?在关心孩子成长的同时也留出空隙停留给同样伴随我们成长的父母。
母亲节到了。祝贺的微信、视频、电话、吃饭聚会蜂拥而至,浓郁的亲情扑面而来,满目皆是。古人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其不但包含了对父母的赡养,还兼顾安置。常回家看看,听听他们的唠叨、陪伴他们经历生活的小事。
我的家公家婆原在广东有名的贫困山区罗定。由于生活资源贫乏、儿女多,家庭贫穷。当年步行50多公里的山路挑着省吃俭用的米粮进城送给在重点中学读书的儿子。到了晚年,每逢节假日,听到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要回乡的消息,他步态蹒跚到镇上大包小包地早早购买农副产品备货在家;将精心喂养的本地鸡、鸭收拢好,乐呵呵地对大家说,这是留给我儿子、儿媳吃的,多贵都不卖!出去旅游回村,反反复复、津津乐道地与大家侃北京、上海等地的风土人情,广州有什么新鲜事,儿子工作怎样,掩饰不住的骄傲、喜悦写满了皱折的脸上。
随着城乡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的贯穿,昔日的贫乡换新颜,家家基本都有小洋楼、小轿车,可老人却已经不在。每当过年过节,丈夫虽不提及,但那发呆遐想的情形显现出无限的眷念。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生活素质提高的今天,距离已不成问题,但流连在父母身上的时间却因为工作、家庭、孩子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被不断地占据。多少独居孤巢老人他们不仅仅需要节假日的问候,微信朋友圈中孝儿孝女温情的晒放,更希望儿女的陪伴、搀扶,分享他们的喜悦和甘苦......让我们陪你到老!
欢迎老师欣赏阅读! 向敬业的赵老师学习,问好! 赵老师辛苦了! 祝赵老师端午节快乐! 祝赵老师端午节快乐!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来访支持!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回帖辛苦!赞一个!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祝白老师端午假期愉快!回 5楼(煤缘) 的帖子
祝白老师端午假期愉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