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记忆
市场上,人头攒动,分外热闹。各种摊位摆满市场两侧,除了鱼、肉、菜和水果外,这两天出现最多的是关于端午的小商品,有五彩绳,把门猴,挂在衣襟上的小笤帚,小葫芦,绳子编的大粽子,布缝的桃子,样式繁多的手链,项链,还有成堆的艾蒿和带着小桃子的桃枝。香喷喷的粽子就更多了,不管什么摊位店铺,门口都摆着一个装满粽子的大盆。明明是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却感到意兴阑珊,兴致缺缺。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过端午节时的快乐时光来。
那时候,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会带领我们到山上去割艾蒿。漫山遍野的艾蒿,迎风摇曳,带着苦味的香气随着手中镰刀的起落,便占据了整个山坡,把每个人严严实实地包裹在香气里,妈妈说这样就没有虫子和病邪能伤到我们。艾蒿拿回去后和桃枝以及把门猴一起拿红绳拴好,挂在门框上,把门猴一般都用以前的,据说老猴看门严实,苍蝇都飞不进来一只。
端午节当天一早,在我们还没睡醒时,妈妈就会轻手轻脚温柔把前几天便用五种颜色搓好的五彩绳和用红布做得小笤帚,小葫芦,戴在我们的脖子,手腕,脚腕以及衣服襟上。每次在她轻轻抚摸我额头时,我都会装睡,然后闻着她手上的粽叶的香气,在安心和幸福中沉沉睡去。
再次醒来时,房间里已被浓浓的粽子香气所笼罩。我总是迫不及待的剥开粽叶,用一支筷子对着那雪白晶莹的粽肉扎入,把粽子放在盛有白糖或是蜜糖的碗里轻轻一滚,然后将其高举过头,昂首慢慢的咬,顿时,口舌生津,不腻不粘,香气泌入心间。那种甜蜜馨香穿过岁月的尘埃始终环绕着我。
那时,端午节不放假。最开心的是和同学们玩顶蛋的游戏。就是两个人,一人拿着一个鸡蛋,脑袋对脑袋,把一个鸡蛋的一头轻轻对上着另一个鸡蛋的一头,然后胳膊用力,顶,“咔嗤”,鸡蛋碎了,脑袋分开。赢了的高兴,继续去找别人顶。输了的也高兴,把碎了的鸡蛋剥开,边吃边看别人顶。一天下来,教室里,走廊中,操场上甚至一个满足的饱嗝里,都飘荡着一缕缕鸡蛋的香气。
如今,山上艾蒿越来越少,会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节日气氛越来越淡,连顶蛋的人也不再出现,商业化的批量生产,带来便利的同时,使节日的仪式感及快乐感渐渐消失。
希望“桃叶蓁蓁水微凉,顶蛋手系五彩线。艾叶遍布粽子香,老猴坐门看家忙”的美好记忆能永远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孩子慢慢成长,慢慢成熟,不被时光的车轮碾压消失。 学习尹老师的佳作!问好!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谢谢白老师的支持回 3楼(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的鼓励回 6楼(jiangwei) 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来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