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5-29 08:53:53

端午记忆

作者河南平顶山石油分公司   赵晓军

    小时候,我记忆最深的,除了过大年,就属端午节了。出生在大跃进时期的我们这一代人,到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嘴都特别的馋,原因不说都明白,因为一生下来就遇到了三年大饥荒,一年到头,家里有玉米红薯这些粗粮供给着,就算是上好的日子了,即使有一丁点细米白面,母亲也会十分珍惜地留着,等过节的时候再拿出来,改善一下全家老小的生活。偶尔能吃上一次红薯面与白面掺合在一起蒸的花卷馍,都觉得是件很奢侈的事了。所以,那时过了春节之后,特别巴望的一件事,就是期待着端午节早一天到来。

    早盼晚盼,终于把端午节盼来了,一大早,家家户户灶前都弥漫着一股久违的清香。我家也不例外,母亲从大街上买回几把芦苇叶,泡在热水里待用,然后端出泡好的糯米和红枣,便开始包粽子了,不大一会儿,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了,接着,母亲又把新出的大蒜,还有鸡蛋,都一个个洗干净,等粽子煮熟捞出来后,就趁着这锅香喷喷的热水,把鸡蛋大蒜丢进去,几分钟后,端午节早上吃的就准备齐了。一家六口人,围坐在一张简陋的饭桌边,开始品尝母亲操劳的这顿美味的节日大餐。这时候,父母还会不停地给我们讲述着年复一年都一个样的屈原的故事,尽管那时并不知道屈原是个什么伟大人物,但却知道就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才有了今天这个幸福的节日,有了这顿美味的粽子。到了晚上,等我们兄妹几个睡熟后,母亲还将事先备好的雄黄水,往每个人的耳朵上滴那么一两滴,听母亲说这东西能避邪,但后来才知道,雄黄的主要作用还是为了避免蚊叮虫咬。

    香囊也是端午节的必备之物,那时这类东西街上是买不到的,因为没有人去卖这些东西,更主要的是,谁也舍不得花钱去买这些个东西。端午节快到时,母亲就会抽空坐在油灯底下,亲手用花布头剪剪略略,一针一线为我们缝制了四个精致的小香袋儿,里面装满了香草和雄黄,看到我们都戴上这个香囊,她开心地笑了,她知道,戴上这东西,妖魔鬼怪都会躲得远远的,我们几个一生也都会平安无事的。

    端午节有粽子吃,也有鸡蛋吃,还有更令我们垂涎三尺的,就是有肉吃。一年之中,吃肉的次数少之又少,但端午节吃肉就列在了一年的计划之中。一块小小的五花肉,煮熟后满锅都是诱人的香味,把红薯粉条,青菜,还有豆腐块一同放进肉汤里,再把熟肉切成片也放进去,一锅肥肥的油油的揽锅菜就做成了。中午时分,每个人的肠子都咕噜咕噜直叫唤,一大碗细粉菜,吃的是喜洋洋,乐融融,贫困时代那种不常有的厚厚的味道,至今都不会忘记。

    十八岁那年,我高中毕业了,这一年,我穿上绿军装,怀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信念,走进了解放军这所革命大学校。想想军营里的端午节,那真的是简单快乐,热闹非凡,炊事班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分发到每个班,然后开始进行包粽子比赛,看哪个班包的既快又好,我们班长是个近十年军龄的老兵,他手把手教我们包粽子,并且他包的花样也是最多的,每次比赛结果,我们班总是排在前三名,流动小红旗在我们班挂的时间也最长。在会餐时,全连官兵吃着自己亲手包的五花八门的粽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特别是到了晚上,战友们一个个坐在床前,都在埋头写家书,这时,我才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王勃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深刻含义。是的,为了千千万万的家庭都能过上一个平安祥和的端午节,我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凝聚成了一道道钢铁防线。可是,我们都有家,我们也想家,每逢节假日,给在远方的父母亲人报一个平安,汇报一下自己的成长进步,几乎成了我们这些兵哥哥们一种自觉不自觉的习惯。

    七年的部队生话,漫长而又短暂,直到如今,还时常在梦里看见军营,看见战友,看见我的老班长。如今,绿色的军服,已经成了一种纪念被收藏起来,中国石化那湛蓝湛蓝的工装,俨然又成了我眼里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

    焦麦炸肚的时候,也正是端午节到来之时。记得有一年,片区领导把下站送粽子的任务交给了我,为了能叫一线员工吃到最可口的粽子,我几乎跑遍了城里所有的摊点,四处打听谁家做的粽子好吃,找到了最好吃的粽子,我的心里真比吃了那甜甜的粽子还要甜。如今,加油站里有了易捷便利店,每个加油站在端午节前夕,都会储备这种特好吃的粽子,这家粽子老店的包装也上了档次,成了我们易捷便利店的合作伙伴。当那些北方过来的收割机手进驻我们中石化加油站的时候,除了优质的油品,还有充足的祛火茶,绿豆汤,特别是遇到端午节这天,员工们还会把加油站煮熟了的粽子、鸡蛋、大蒜,一兜兜送到农机手的收割机上,使辛苦的农机手们在千里之外,也能品尝到美味的粽子,他们尝到的,不仅仅是家乡的味道,更是中石化员工那满满的、甜甜的情谊。

羊君 发表于 2017-5-30 07:46:46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欢迎老师阅读!问候端午安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端午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