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味道
作者清河采油厂 张黄霞傍晚携着儿子漫步在羊口镇清河采油厂二号点的小路上,路两旁大片的芦苇荡郁郁葱葱,随风起舞,看着这洋洋洒洒的芦苇荡,勾起心底间那浓浓的粽子飘香袅袅升起萦绕心间,像三月的春风拂面,轻轻地;像六月的炙热骄阳,火火地;像九月的累累硕果,香香地;像十二月的银装素裹,美美地……
清河五载,时光悄逝,我伫立在落日的余晖中,些许的怅惘,些许的思念,交织夹杂在初夏清河略咸略腥的晚风中,纷至而沓的是家乡五月端午的美味,清脆的藕尖,油闷的龙虾,冲鼻的鱼腥草,麦酥的面饼,清甜的粽子。
随着深深浅浅远远近近的记忆,徜徉在记忆的海洋,不知不觉中走进了高耸笔直的水杉林间,呼吸着清新潮湿的空气,透过岁月的枝蔓,翘守亲情的牵挂,聆听心灵的呐喊,抒写思亲的情衷,这一刻,真真切切的体会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蕴涵。
每每快到端午节时,心底间那丝悸动雀跃而出,曾经的欢笑,曾经的幸福,点点滴滴,如一粒粒洁白的糯米,如一颗颗香甜的粽子,裹着家人的牵盼,记载着成长的记忆,篆刻着每一个幸福的时光。
粽子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只是端午节的一个象征,而对我来说是份无法释怀的情愫。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吃粽子的情景,那是上小学三年级,一天下午放学回家。扑鼻的香气勾引我不自觉的来到橱柜前,看着橱柜里从未见过的粽子,既好奇,又新鲜,捏在手中还有点黏有点软,四头尖尖,腰间还系着一根彩绳,迫不及待的扯开捆腰间的彩绳,剥开绿衣,狠狠地咬上一大口,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一个,想想自己当时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没过瘾。刚伸手,就被妈妈的话语按下了暂停键,不许多吃,一共四个你们兄妹一人一个。妈妈,我只是看看,这是什么呀?是从哪来的?……一连串的发问,看着我的样子,妈妈笑笑着说道,这叫粽子,是隔壁王阿姨家送的。哦,虽然我没在追着妈妈讨吃,可是这一切都被母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一个周日的清晨,起床后一直未见到妈妈的身影,只看见门上挂着一缕艾蒿,就和弟弟一起跑出去玩耍,玩累了回到家只看见妈妈蹲在大盆子前洗刷着,旁边摆着一摞摞码好的绿叶和一筲箕雪白的糯米,妈妈这是要干吗?好奇的我们一左一右的围坐在妈妈身旁,欣赏着即将出世的粽子,期盼着心里那垂涎欲滴的美味,终于可以敞开肚皮尽情地享用。看着包好的粽子下了锅,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粽子飘香充斥着满屋,这一锅的粽子要经过一夜小火慢饨,焦急的我们也只能候着了。妈妈用艾蒿煮水给我们洗完澡,怀揣着期待,闻着粽子的飘香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早早的从梦乡中醒来,看着锅里散落的糯米,妈妈一脸沮丧,二姐把散落的粽子捞起来,我们一人一碗。吃着,说着,笑着,还举碗共庆“端午节快乐!”妈妈看着我们,可我们知道这散落的粽子装进的是满满的爱,恰巧不证明妈妈的爱是包裹不住的。
佳人壁新叶,婉转裹柔丝,心如青苇叶,层层有相思。五月五是端午,无论身在何处,如这醇香的粽子,品尝着家的味道,包裹对家人的思念,糯糯的,黏黏的,甜甜的…… 欢迎阅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