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粽叶香
作者江汉油田郭玲又是一年端午来临,山东清河的端午节过得简朴而平淡,没有赛龙舟、门插艾,也没有喝雄黄酒之类的民俗,感觉包粽子吃粽子就是端午了。
五月初,是小清河边芦苇生长最枝繁叶茂的时候,也是采摘粽叶的最佳时机。芦苇还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叫“蒹葭”,所谓“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诗经》里的这句诗用来描述在芦苇丛中采粽叶的清河女工们再形象不过了。下了班,吃完晚饭,区里的女职工们约着一起,穿着红工衣,三三两两穿梭在绿色的芦苇丛中采摘粽叶。嬉笑声、取乐声、闲扯唠磕声……混杂在一起热闹了整个小清河。采了一把一把的粽叶回到家中,手上时而会划出几道生疼生疼的口子,但是看着青葱的粽叶,想着即将享受的美味,心里还是欢欣雀跃的。芦苇荡里的端午时光,成了清河石油人的狂欢节。
粽叶采回来后,包粽子成了清河女工们工余饭后的一件大事。来清河会战的石油人尤其爱好湖北江汉本土的味道,吃的,穿的,用的都喜欢从江汉托人捎过来。清河人包的粽子也很特别,芦苇叶包的粽子棱角分明、小巧玲珑,芦苇叶子里的米和馅料很可能是从江汉带来的。一个班的姐妹们围坐在一起包粽子,也是一种手艺的考试与较量。超市里到处是各种包装精致的粽子,有八宝的、蜜枣的,也有带肉馅的,可是清河的女工们喜欢自己动手,包来的粽子自家人食用,因为是自己包的,放的馅料十足,花生、大枣、小米、红豆、绿豆,葡萄干、火腿肠,切成肉丁的腊肉,可谓应有尽有。包粽子前,芦苇叶都要先洗净,然后放在锅里煮一遍,再用冷水浸泡。一桶桶杂乱的芦苇叶,麻利地在水中的一抄、一甩、一弯,就一片片洗净,再捻出规整的扇面,最后整齐地铺在盆内。煮粽子时厨房里氤氲一片,整个房间都弥漫着粽子清香。将煮熟的芦苇粽子剥开,晶莹的米粒透出别样的香,咬下去热腾腾的,香润糯滑,让其在舌间蠕动,是清河芦苇的清甜和江汉米香的气息交织的味道,弥漫了整个清河。
下班后行走在暖暖的晚风里,空气中飘荡着浓郁的粽叶香味,在燕子的叫声中融合在一起,扑面而来,沁入了肺腑,清河也开始洋溢着端午的气息。经历了不知多少个端午时节,只有吃了清河人包的粽子,才真正感受到,包粽子、吃粽子才能品出这甜蜜的石油滋味。 谢谢明军老师的分享!! 祝您周末愉快!!
回 2楼(笑看今朝) 的帖子
问候董老师!周一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