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油人的文化长廊
作者 江汉油田采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陈林 倪金吃过晚饭,和朋友漫步在采服中心试油公寓的院子里,小步闲情,恬静少言,望着晚霞余晖,隐约地可以看见一弯月牙,稍叹几句,又相继无言。这是朋友之间才有的默契,不会感到无趣和尴尬,反而是一种惬意和心灵相通。
略走几步,来到办公楼前,水泥道旁是一排刚移栽来两三个月的小树,显然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挺拔的枝干,苍翠的树叶,生机盎然。
最显眼的却不是它,而是那条长长的宣传栏。宣传栏是刚刚装上的,里面空空如也,可又什么都有,给我们更多的空间去猜想,就像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样,只是它不是残缺美,因为它现在还是一片洁白,等着我们去勾勒,去雕琢。突然间一个名字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文化长廊,对,试油人的文化长廊。
宣传栏上或许会有井下试油的来历,各个试油小队的历史简介,应该还会有目前情况,各项殊荣,光辉历程等等,他们将组成这条试油人的文化长廊。可以想象,当我们徜徉在这个文化长廊里,凝视着中石化图标,心中荡漾着试油作为中石化大集体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员,在风雨中走过数十年,靠的是人,是制度,更应该是文化。所谓“10年企业靠人,50年企业靠制度,100年企业靠文化”,而像富有传统的企业何止百年。
因为他们的到来,昔日的芦苇荡,已经变成今日的鱼米仓,从此沼泽有了新的名字——油城。他们迎朝霞,送夕阳,风餐露宿;卧苍穹,枕日月,曝暑寒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造就了这样的群体,他们矫健灵敏,车到不了的地方,用手抬,用肩扛;他们坚毅顽强,数十个日日夜夜守着井架,等着石油冲天而出的欢狂;他们果敢团结,只需齐心一声吼,可以撼海,可以移山。他们用青春书写历史,用汗水描绘画卷,用激情演绎人生。他们用双手筑起了这座油城。
“我想‘做精专业、做特技术、做优服务、做响品牌’应该会写在上面吧?”朋友的话打断了我的遐想,这不是采服中心的发展战略吗?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手抚摸着玻璃窗沿着长廊走下去,迎面而来一阵风,风中夹杂着原野里同伴的味道,依稀听到了他们召唤的声音…… 欢迎老师阅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