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河
作者胜利滨南王爱华我的故乡村后头有一条河,过去人们习惯的称它为幸福河。这条河蜿蜒几十公里,河岸边附近的村民们常年饮用幸福河里的水。河水清澈透明、甘甜爽口,因此人们还给幸福河送了个非常神圣的名字----幸福圣水河。听老辈人说:常年喝幸福河水的人很少有生病的。恰逢夏天干旱的时候,人们就用它灌溉农田,水少的时候人们还可以下河逮鱼、摸虾、捉螃蟹、挖蛤蜊。
我是79年在故乡读完小学来油田的。来油田的时候刚好10多岁的年纪。记得童年在农村的时候,每到夏天放了暑假,也是孩子们最兴奋快乐的时光。夏日酷暑难耐,知了声声歌唱着夏天,彼此起伏,此时,孩子们知道下河逮鱼摸虾的时候终于到了。我是弟弟妹妹中的头儿,常常把弟弟妹妹召集起来,商量着如何去河里“玩耍”。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几个孩子是悄悄地决定的,如果谁不小心告诉了我娘,她老人家是绝对不允许我们孩子们私自去下河的,用娘的话说:“河水再浅也不认人,你们水性不好,又不会游泳,万一有个闪失后悔也来不及了…….”
就这样,娘和爷爷商量,她在家做缝纫机活,由爷爷带着我们去下河。一条不算宽阔的河,远远望去,波光闪闪,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流向远方。我和弟弟、妹妹一见到那清澈的河水就迫不及待地想下到河里。当然,爷爷是不允许我们到河中心去的,他只允许我们在浅水的地方。淌着水儿,听着水流声,仿佛倾听一曲美妙的音乐声。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和弟弟妹妹一手挎着小篮子、一手端着水盆在河边"极力寻宝"。河边的泥土非常松软,土蛤蜊很多,一个小洞挨着一个洞,洞洞都有土蛤蜊,最多的时候一个中午也能挖到10多斤。那个时候由于河水非常清,清得发绿、清的透明,常常看到成群的鱼儿游来游去,特别是当天气特别炎热的时候,鱼儿窜上窜下,仿佛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在那些河水浅的岸边上还可以看到小鱼、小虾、小螃蟹悄悄地趴在坑坑洼洼的地方,我和弟弟妹妹便小心翼翼连扣带抓,也总有不小的收获。摸到的小虾、小螃蟹就着甘甜的河水活活地吃掉,不过,当有大点的鱼儿滑过我们的脚,此时,我们会迅速的弯下腰,四处摸,如果摸到一条鱼儿,纵然不是很大,孩子们也会高高地举过头顶,兴奋地在空中挥舞:“我抓到鱼了,那响亮的声音回荡在空中,笑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89年,当我第一次踏上了阔别10年的故乡。临近村庄,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让我梦魂牵绕、思念牵挂的幸福河。我站在河边,远远望去,它真的变了模样:像一个年迈臃肿的老人,涌不起激情欢快跳跃的浪花,黑黑的像是酱油色、更看不到欢快的小鱼在翩翩起舞和成群的游动。我惊讶地问姐姐:“这就是幸福河吗?十年不见她怎么变了模样?”
阔别故土十年,家乡的变化也着实叫我吃惊不小。有人离乡背井出去打工挣钱了,有的成了养鸡养鸭专业户、建起了面粉加工厂、饲料加工厂、家家户户盖起了新瓦房、买了摩托车、有的还买上了农用汽车,搞起了运输做起了大买卖,过起了吃不愁、穿不愁、家里有存款的好日子。我问婶婶对目前的生活还满意吗?婶婶告诉我说:“目前农村条件不比城里差多少,粗粮早就不吃了,天天是白面馒头,一日两餐还炒个菜,可不知道咋地就是生病的比过去多了。原来好几个村没有听说谁长了癌症,年龄上80的不能叫长寿,过90的那个村没有几个?你再看看现在,得稀奇怪病的可不少了,甚至都叫不上名堂来,我琢磨着没准和这喝水有关系。过去你们在家的时候咱都喝幸福河里的水,也都不生病。你看,现在河里的水早就不能喝了,厂子多了,人们为了省事竟然往河里倒垃圾、洗药筒、排放污水,这不都给毁了。现在只好喝村里的井水,井水很咸,从外头回来探亲的人都喝不习惯,家家户户只好又都打了机井,可总不如幸福河里的水好喝,说话间我看到婶婶的眼圈都红了。”
虽然离开家乡40年了,那条曾经清澈的河水不再碧绿流淌,和小河相连的那口甘甜的井水早已干枯了,目前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比过去去井里打水确实方便了很多,但家乡人说无论怎么喝也喝不出甘甜的井水味道来。
多少年来,我从乡村来到了城市,成了第二代石油人,生活水平确实比在乡村好多了,但我我一直惦记着养育和给了我童年欢乐的幸福河,我常常想起她俊俏的模样。我多么渴望幸福河回到从前的样子,多少年,她依旧是我欢乐幸福的乐园,我期待着……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向敬业的赵老师学习,问好! 祝赵老师周未愉快!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支持!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回帖辛苦!赞一个!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一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