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高考后
作者胜利滨南 王爱华姐姐今年55岁,于4月从教师岗位上退了下来,屈指算来她指教的历程,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姐姐一路走来,她拼搏奋斗的整个过程,是知识改变了她的命运。
姐姐并不是十年寒窗苦读后顺利考上大学的。而是在工作后,半路改嫁,不断地学,不停的考,才从一个工人干上教师这个天底下最灿烂的职业。
姐姐从工人到教师,职业的改变,也是与父亲的引领分不开的。我的父亲是在64年胜利油田大会战时期告别了家乡,投身到黄河三角洲,加入到我为石油献青春行列来的。我们也自然成了油田子女。作为油田第一批石油会战的子女,油田在会战初期,一个崭新油田的崛起,急需大量工人。77年我们家还在农村的时候,姐姐那年正好初中毕业,也正是高考刚恢复的一年,当年,油田正好招工,按照先招收油田子女的政策,是来油田当工人还是继续升学读书,在这个选择上,母亲说:“还是招工吧,咱家孩子多,家里收成又不好,常年吃粗粮,你去当工人起码有白面馒头吃……“就这样,姐姐初中毕业,放弃了高中开始,这就意味着没有再高考的机会,通过招工来到了胜利油田,成了典型的油二代。
姐姐刚来油田的时候,先是分配到胜利油田滨南指挥部采油五队,这可是当年顶呱呱的油田标杆队,一个先进样板队。按照规定,姐姐是三年学徒工,必须经过考试合格才可以转正定级。可姐姐自参加工作起,她们的队对职工学习抓的特别严,周周都有考核记录,当年的考核也是很特别,姐姐说当年她所在的单位队部都有一大光荣榜,只要理论和实践都考出优秀,在光荣榜上,你就赢得了小红旗。如果考核没有及格,就被被插上小黄旗。为这,姐姐暗地里真是没有少下工夫,她向老师傅学,对着岗位理论书籍,一有时间就背,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周周考核都是红旗能手,赢得大家的好评。就这样,她在学徒一年后,石油部有关专家来滨南指挥部进行职工当场考核,姐姐是首位被推荐的考核者。在百题当场考核中,姐姐沉稳对答如流,没有出现任何失误,赢得了百问不倒的优秀采油工称号,并收录在采油厂光荣史册里,姐姐也赢得了提前出徒转正,定级的待遇,正式一名合格的石油工人。
提前出徒转正后,姐姐并没有骄傲自满,在工作中,她时常感觉到自己喝的墨水太少了,在理解和判断上,很多东西制约了自己的思维,她多次和父亲说:“爸爸,我觉得自己读书太少了,以后会落后的,希望自己有机会重新读书,多学点知识,能考上大学是自己最大的梦想……”
79年,我们全家来到了马坊农场,母亲成了家属。父亲听了姐姐还要继续考学的愿望,心里自然很是高兴,他和母亲说:“孩子想的对,这初中水平,文化太低,必须继续读书……”
父亲鼓励姐姐再度拿起课本。姐姐买来了高中书籍,开始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艰辛历程。因为基础薄弱,学习起来很吃力,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她就请教自己身边学历高的同事,利用两年时间她自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文革加引号>初期,也就是80年年代初期,按照国家政策,积极培养技术人才的精神要求,企业办学精神要求,姐姐顺利地考入721大学,后来改名为721职工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回到马坊农场,担任了小学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出现的新课题,姐姐再一次感觉到喝的墨水实在太少了,然后又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经过采油厂推荐,姐姐通过委培生的身份,去滨州师专进修深造(也就是目前的滨州学院),在大学里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姐姐回到马坊农场,担任了初中英语教师。
姐姐是一个永远不知道满足的人,她对知识的渴求,永远都不能满足。在教学中,人过而立之年,她依旧不断地给自己确立更远大的目标,90年代初期,姐姐又报考了曲阜师大函授,她从一个初中生,光荣地成为了一个人民教师。
姐姐的愿望实现了,说起这些,她总是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幸福……
多年前,马坊农场已经搬迁了,中学也随之迁走,姐姐来到了胜利15中担任英语教师,并担任班主任一职。她教的学生很多考上了名牌大学,很多在市比赛中多次摘得桂冠,桃李满天下,姐姐说:“她最大的希望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有出息,能在社会上挑大梁………”
欢迎老师阅读! 感谢赵老的精彩分享! 向敬业的赵老师学习,问好! 祝赵老师周三愉快!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支持!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向敬业的白老师学习!致敬!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三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