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风采]小甘薯做成大事业 ——记杨凌杨凌金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朱渭兵同志
http://www.ylagri.gov.cn/web.files/uploadfile/3MfAnu/ue/image/20170531/1496225932991023588.jpg朱渭兵,男,1971年生,大学本科,民盟盟员,高级职业农民、高级农技师,现任杨凌金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陕西省甘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主要从事甘薯(红薯)、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产业化开发等领域研究与推广工作,为推动薯类技术创业与产业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是薯类专家,坚韧躬耕农田20年,推动我国甘薯品种换代和技术创新。他主持选育的秦薯系列品种现成为陕西红薯主导品种,年种植面积达到省内种植面积的八成,并推广到国内30多个地区,年推广面积100万亩,累计推广800万亩,累计创造社会效益10亿元。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学院等科研单位专家合作,组建薯类专家团队,汇集了育种、土肥有机全营养、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植保、甘薯病虫害防治、抗逆生理和分子机理研究等多领域多学科科研成果,为薯类生产、加工提供了坚实理论研究基础。他参与研究的碳基全营养肥的研发与推广项目,在2016年获陕西省首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团队组二等奖。多年来,他先后总结形成甘薯高效育苗和栽培技术标准4项,探索建立甘薯高产栽培模式5项,创新形成甘薯种植新技术12项。此外,他不断加强甘薯块根加工产品的深度研发,紫薯全粉、紫薯饮料、浓缩汁、紫薯酒等一批甘薯加工新产品已开始陆续生产。
他是新型职业农民,坚持从市场实际出发,创新推广模式服务社会。他坚持细分市场,明确定位,以产业、产品为核心,以全产业链推广为目的,创建形成了一套以良种脱毒种薯种苗生产为基础,独具特色的金字塔型秦薯产业推广新模式,构建起育、繁、推产业体系,解决了农户产前、产中、产后问题,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和产业发展。在这一推广模式下,塔顶是金薯公司,为种源供应;中间以专业合作社、专业村、育苗大户为主,为良种繁育二级基地;底部由育苗小户和种植户、小型淀粉、粉条加工户组成,两翼为300名农村经纪人组织的销售网络和以淀粉、粉条、果汁加工为主的转化企业。在这一模式下,小红薯发展成了大产业。
他是创业者,孜孜以求,破解甘薯产业发展瓶颈题。作为陕西甘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带头人,他从产业发展瓶颈入手,通过对整个产业链布局、分工协作、市场化的运作,实现陕西甘薯产业自我配套、自我完善,有序、健康、持续的发展。甘薯产业联盟单位现已发展到26家,产业联盟总规模产值达24亿元。通过联盟模式深化与以色列、韩国、荷兰等国家开展广泛双边及多边合作,在国际薯类产业上形成杨凌模式,推广杨凌特色的秦薯推广新模式,为推动西部薯业快速发展,为我国薯类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耕耘,艰辛探索,收获也是沉甸甸的。他的研究成果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014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等多项大奖。个人也获得2015年度中国火炬创业导师、首批陕西星火科技远程培训专家讲师、杨凌示范区创业导师等多项荣誉,并享受“三秦人才”津贴。
来源:中国.杨凌 感谢李老的精彩分享! 向敬业的李老师学习,问好! 祝李老师周三愉快!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给力支持,老师回帖辛苦了,周三愉快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