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黎明红彤彤
作者江汉油田刘冬娅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凌晨四点钟的山村小寨,正静卧在黑幕下,悠然地吐出梦呓的安闲。一棵棵采气树传出的“丝丝”气流声,合着虫鸣,轻轻地送出了涪陵页岩气田暗夜里的小合唱。
倏地,在涪陵区天台乡太阳村4组,一束火焰冲天而起,熊熊燃烧的火炬,宛如一条绚丽的缎带,在黑色的天宇里升腾起一片明艳的亮光。黎明前的宁静被打破了,气田顿时欢腾起来。
是一群早起的石油人,身着大红色的工衣,点燃了这“涪气”之炬、希望之焰。这一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大型任务,清除DN550管线内的积液。
在气田,管线就是页岩气的行走道路。这些“路”,深埋在地下,随山势而行,高低错落且曲折不平,修建极不容易。然而,这段“路”,随着时间流逝,管内积液不断增多,“道路”越变越窄,让页岩气的通行越来越难,一场清障战势在必行。
涪陵页岩气田今年的生产任务是60亿方,路,必须畅通才能完成任务。所以,这场清障战,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难!因为需要清除积液的这一段DN550管线,最大落差达190米。长近9公里且曲折起伏,没有人知道它的“路况”究竟有多复杂。之前,也从未有过这样的作业。要想打胜仗,要有完美的“作战计划”。
一场场技术讨论,一次次方案优化,一个个匆匆来去的身影,在江汉油田和涪陵页岩气田互相传递、穿梭,不觉就是冬去春来,寒气远去莺声近,桃李芬芳暖自来。
当初夏的阳光拉长了“红衣军”山间忙碌身影的时节,清管方案尘埃落定:建清管站,进行管道清球。
建清管站重任,落在了油建公司涪陵项目部。兵贵神速。26名精兵强将被挑选出来,开始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施工。偏偏此时正是汛期,雨,给施工增加了难度。涪陵地区的天气,又是晴雨两重天,晴天是夏季,雨天如深秋,冷热交替变换频繁,20几名汉子不同程度地患了感冒。泥泞的场地行走不便,不少人的脚上磨出了血泡。尽管天公不作美,他们却没有怨言,而是彼此鼓励着、吆喝着,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奔赴工地,晚上月亮升空才收工。二十天的时间,一片荒草地变得平平整整,分离器、收球筒、发球筒、电气仪表棚等矗立起来,清管站建成了!
与此同时,涪陵页岩气公司采气中心30多名干将,也是夜以继日,编写清管方案,制定停产、复产计划。
6月8日,是清管作业的日子。老天特别给力,送来的是艳阳高照的晴好天气。
凌晨3点钟开始,便有闹钟不断响起,采气一厂、江汉采油厂、油建公司……众多单位涪陵项目部驻地灯光随之亮起。一百多名“红衣军”纷纷起床洗漱,赶往自己负责的工作地点。
弯弯的山路上,一颗颗清露正卧在草叶间酣睡,车灯掠过,也没有把它们惊醒。
1#RTU阀室,是发球点。
清管站,是收球点。
两点之间,有5个监听点。
凌晨5点钟,清管领导组、发球组、现场操作组、生产协调组、技术支持组、HSE组、资料收集组的成员全部到达各自的临时岗位。此时,曙光尽显,天空呈现出蓝灰色,山风轻拂,唤醒了山间的草木,田地里的青苗,不时,有鸟雀儿跳跃在枝头鸣叫,仿佛问候“红衣军”,又像是为勤奋的“红衣军”唱赞歌。
第一颗球被送进发球筒的那一刻,消息便发送到了各工作点。大家都屏息聆听,在心中祈祷,早点听到胜利的消息。
8:05分,一号监听点听到了流水声;8:36分,水声传至二号监听点……11:00,在哗哗的流水声中,这个球终于走完了旅程,在清管站等待的“红衣军”,欢呼着迎接它出筒,像是迎接凯旋的将军。
各小组立刻行动起来,有人查看球体,有人收集排出液和固体物,有人统计排出量……
发送第二颗球。
一道指令再次下达,大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等待。
至9日凌晨,管道清球作业顺利结束。因作业停产的气井随后全部复产,1:30分,气田日产量便达到了1600万方。
又是一个黎明开始了。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赵老师太给力了! 祝赵老师周未愉快! 祝赵老师周未愉快!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支持!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回帖辛苦!赞一个!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末快乐!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末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