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多面手”——记茂名石化“青年岗位能手”李晓敏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李晓敏,茂名石化质检中心合成材料检验区的一名化验员。听着名字,会以为她是一个文静娴雅的女子,可人家总是一头短发,一袭工装,素面朝天,英姿飒爽的样子。
2009年,由于岗位人员优化,很多职工充实到生产装置一线,检验区一下子少了很多人,尤其极缺年轻的大学毕业生。
“后续有人了。”听闻检验区要分来一个大学生,领导盯上了晓敏。
一到岗位,面对复杂的机器,晓敏先从使用频率最高的熔融指数分析开始学起,并且为自己定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会操作,还要掌握仪器原理和故障处理!
面对未知的困难,晓敏没有被动等待,她通过不断地请教专业人员及查找技术书籍,设备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做到小故障自己解决,大故障协助专业人员快速解决。
晓敏的一举一动,领导都看在眼里。
人好学,又踏实肯干,不怕困难,检验区的工作也做得很好。“就她了!”领导觉得晓敏可以向“多面手”方向培养。
工龄那么短,培养成“多面手”,不但其他员工持怀疑态度,晓敏自己心里也有点忐忑。可领导信任我,觉得我行,临阵脱逃可不是咱们的作风。“不管成不成功,我都要试试!”
2012年初,白班物性岗位缺员,物性岗是产品出厂最后一个分析环节,重要性不言而喻。她认为机会是个人成长的翅膀。这是宝贵的学习机会,于是她找到领导,主动请缨。
放弃现有而熟悉的岗位,再到一个未知而陌生的岗位,意味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那时制样间没有空调,屋里又全是大型设备,很多试样需要在230℃、190℃的高温下制备。多台机器同时开启,房间如蒸笼一般,工作条件很艰苦。她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操作,衣服湿透了、脸热红了,洗把脸,回来继续操作、学习。试样的制备是难点,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多台仪器需要同时制样,每台仪器都有几十个参数设定,不同牌号不同熔融指数,参数设定不同,还要随时根据制样情况,随时调整。面对诸多困难,作为一个女同志,她没有退缩,从挤带机到压片机,从吹膜机到注塑机,从自己仅用了一年多就全部精通,连同事都忍不住夸她勤奋。
2015年,因同事患重病,倒班岗位出现空缺,她再次主动申请,毅然回到了阔别三年之久的倒班岗位。面对有点陌生的环境,一切却还是那么的熟悉。从倒班到白班再到倒班,岗位的频繁更迭并没有磨灭她不断求知的信心,反而激励她继续学习新岗位。平日里,她便利用空闲的时间开始向色化分析岗位冲刺!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分析项目,成为全区唯一一个掌握三岗位的职工。
2017年4月份,白班物性岗手动冲切机突发故障,面对从来没修过的机器,仪修班的李甲南师傅也有点摸不着头脑,这台机器关系到产品分析工作,时间不等人,在排查问题过程中,李晓敏详细向李甲南讲述了仪器从做样到坏的过程,并提供了一个关键线索:手动冲切机由于冲缺口前需要寻找划痕,要不停的扳动开关。开关每次上下到位了很紧,现在很松。她协助仪修人员极大地缩小了排查范围,最终确认故障原因是控制器损坏,仪器顺利修复。
“晓敏现在不错呀,掌握多岗位技能不说,仪器故障也能帮忙解决了。”同事们提起来总能感叹一番。
2017年5月3日上午,公司召开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暨共青团先进表彰会,晓敏被评为“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在领奖台上,她笑容灿烂地说:“我就像一只勤快的小蜜蜂,一会儿在这个岗位,一会在那个岗位,快乐不知忧愁。工作中一面是困难与汗水,一面是快乐与责任。如果视工作如猛兽时,得到的必然是痛苦,如果视工作如花朵时,得到的必然是甜蜜。快乐的工作才能全身心的投入。”
领奖归来,同事们打趣她:“上台真有点青年岗位能手的风范哈,这说话风格才和你的名字相配。”
领导在祝贺她时,语气中也透露着一股自豪:“这是我们区的‘多面手’,实至名归!”
如今,晓敏工作已有8个年头了,在检验区,她依然还是那个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的年轻人,但是凭借着努力,她却有资格当区里的“师傅”。
(茂名石化 黎艳霞) 赵老师太给力了! 祝赵老师周五愉快! 希望赵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回帖辛苦!赞一个!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