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在华本土化生产研发战略助其获得竞争优势
新华网天津4月26日电(记者孟华 张涛)坚持在中国本土化生产和研发的战略,不但有助于跨国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提升销售额和利润,而且还成为占据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法宝”。这是德国一家知名企业的经验。4月26日,全球领先的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国大陆集团举行了在华第100万件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下线仪式。
“我们在中国实现了100万件的产量,这是德国大陆集团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德国大陆集团动力总成系统部变速箱控制业务单元亚太副总裁Eric Lemaire表示,“这个巨大成就不仅印证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与增长,而且证明了集团在中国坚定于本土化生产与研发战略的正确性。”
德国大陆集团高管表示,怀着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和决心,大陆集团脚踏实地地执行本地化策略,以增强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和业务。
“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研发、采购、制造、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本土化发展,”大陆集团中国传讯部经理郦锋强调,“所有能够本土化的环节我们都要坚持本土化。”
目前,大陆汽车集团在中国共设有8处生产基地、13个销售及采购办事处,另外,2009年投资6000万欧元在上海设立了2个研发中心保证了在华生产战略的创新和领先。
随着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业务成长的关键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已分别完成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6%。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车市逆势而上,扩大在华本土的业务量,普遍提升了跨国企业整体销售额和利润。
4月14日,全球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2009年全球汽车市场在萎缩,不过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使得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去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率几近翻番,在全球同行业公司中盈利最多。
“本土化生产有助于我们迅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同时更好地支持所有汽车制造商,特别是本地汽车制造商,使得我们工程专长和本地制造网络能够更好地发挥优势。”大陆集团的大陆汽车系统(天津)有限公司经理Richard Anderson表示,本土化研发和生产战略是一个双赢战略。
正是这一战略保证了大陆汽车系统(天津)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供应商之一,目前,企业日产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3000多台,今年天津工厂的生产将超过100万台,预计明年将超过200万台。
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意识到,本土化策略有助于在中国的长远发展。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意味着谁赢得了中国市场,就占据了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表示,中国近15年汽车产销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速达16.74%。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谨慎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工业仍将呈现较好地发展态势,预计全年汽车产量增速在10%左右,有望达到1500万辆。从长期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政府4月13日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特别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为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指明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跨国汽车集团正在新兴领域加紧对中国的本土化布局。在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上,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把先进的混合动力及电动车技术引入中国,在2013至2014年间,大众汽车将在中国开始生产电动车。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范安德表示,这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针对本地市场制定的电动车战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