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绽放的“雪花”——记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地质研究所常采室副主任杜雪花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走进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地质研究所,总能被一股积极向上的气息所感染,这里有一群爱岗敬业的科研人员,春去冬来,总是以忘我的精神埋头于电脑前,专注地搞分析、做材料,或是在会议室里讨论方案,或是只听得见楼道匆匆穿梭的脚步声……
常采室副主任杜雪花就是众多爱岗敬业的年轻人之一。她大学毕业分配到这里,工作8年来,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无怨无悔地在科研生产一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人们都习惯叫她“雪花”,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耐得住性子,爱学、爱钻,对工作认真负责。凭借着自己的踏实、努力、执着,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
她对待工作总是精益求精
翻开杜雪花写的地质方案,给人感觉思路清晰,语句简练,问题潜力论述清楚,细节更是做得很到位,几乎找不到一个错别字,或错误的标点符号。
无论做任何事,她总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给大家树立了标杆,处处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从担任常采室副主任后,她不仅自己努力钻研,更是带动同事们一同进步,经常与大家交流分享自己的工作学习经验。
近两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为实现采油二厂效益开发,产量结构发生转变,常采成为效益开发的主阵地,因此室里的工作任务比以前更重了。
去年7月,常采室承接了《王集东区零散调整及更新部署》方案,时间紧任务重,在缺乏相关井网完善部署经验的情况下,她带领项目组成员加班加点,收集了调整区域50余口井动静态资料,开展精细构造刻画,储层砂体展布规律等基础研究,梳理剖析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用油藏工程及动态分析等丰富多样的研究手段描述了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完善调整的潜力,保证了方案一次顺利通过。
她把解决难题当作自己的责任
杜雪花深刻的认识到,地质研究工作很繁杂,但也绝不是简单的重复,时代的进步需要创新,地质研究的突破同样也离不开创新。
近年来,针对常采单元复杂断块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三大”矛盾突出,效益开发难度大等问题,她身为党员勇于冲锋陷阵,积极主动开展研究,攻克了生产中一个又一个难题,作承担7项局厂两级科研项目的正副项目长,均获得了较高的奖项。
2015年,针对采油二厂普通稠油Ⅰ-2类油藏进入高周期吞吐后,油汽比降低,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再次吞吐无经济效益的现状,她带领项目组成员对普通稠油Ⅰ-2类油藏探索实施注水开发,并研究了相关的技术政策界限,研究成果进入现场实施后,效果显著,累计增油1.2万吨,且吨油操作成本大幅下降。由于项目基础研究扎实,创新性强,被评为2016年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她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提起杜雪花,常采室主任李云满是赞叹:“雪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真是没得说,是党员的楷模,是年轻人的榜样。”
从事地质工作,加班是常事,杜雪花从不抱怨,无论自子有多大的困难,她都尽力克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今年3月15日,常采室接到通知第二天要汇报,杜雪花匆忙吃完晚饭就到办公室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突然手机响了,原来是孩子奶奶发来了视频,由于加班没有回魏岗的家,电话那头不到一岁的孩子在看到妈妈的那一刻兴奋极了,一直“妈妈、妈妈”喊个不停,可是杜雪花连忙说了声“宝贝儿,听奶奶的话早点睡吧,等妈妈忙完了就回去陪你。”不到一分钟,挂了电话,她眼睛湿润了,但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又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前期基础工作扎实,第二天汇报5口井井位全部顺利通过,她这才松了口气。
虽然她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但是她以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干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她如“雪花”一般,在低油价的“寒冬”中,绽放了自己的美丽,也展现了地质研究人员的光彩。
(河南油田 单朝玉 赵冬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