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小组“拆弹”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党员小组,我们上!”机械、仪表、工艺三个班组的党团员请缨拆卸采油树翼阀促动器的螺栓。经过两日夜的连续奋战,螺栓终于拆了下来。工艺流程上这颗“定时炸弹”被拆除了!
说是“定时炸弹”,真没有冤枉这几个小小的翼阀促动器。作为服役超过15年老井的采油树,它的翼阀不可避免步入了“老年”期——先是老化、卡滞,最近干脆无法完全关闭,气井生产的这道安全保险形同虚设。翼阀促动器不仅是流程中的隐患,更是平台总监丁元峰心里一颗“炸弹”。他不止一次跟平台的同志们讲,“安全第一,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安全,那就要安全地作业。拆卸翼阀促动器的高强弹簧组件时,若弹簧弹出很容易发生伤人事故。国内厂家调研后,不愿意接这个“炸弹”。难道只能找国外原厂?如果总是对进口设施束手无策,我们的技术实力是否足以保障本质安全?丁元峰、维修监督张进等几位同志不信邪,利用停产检修准备期成立攻坚小组。他们白天观察分析,晚上研究资料和咨询,多场合模拟,制订了一套可行的作业方案。
6月16日上午,“拆弹”工作正式启动。作业在一开始就遇到了棘手问题。故障的翼阀重逾百斤,并且促动器内部的弹簧处于预紧状态。尽管拆卸方案充分考虑了有掉落或弹出的可能,实际在局促的井口区作业时,丁元峰仍觉得翼阀的固定不够可靠,拆卸存在较大风险。时值作业公司党总支书记官耀华和机关支部的党员们在海上带班,他们把自己认作现场工程师的一员,立即加入讨论。大家提出采用多点固定的方法,用葫芦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分别拉紧翼阀,并对促动器加装背帽防止弹簧突然动作,解决了固定的问题。
拆卸螺栓又是一道考验。由于翼阀促动器的使用时间太过久远,装配方式也非常复杂,用敲击扳手也毫无松脱迹象。这时,党员小组主动请缨“拆弹”,担负起接力拆卸螺栓的任务。历时48小时,翼阀促动器终于被成功拆卸下来。回装后,在开关井试验中,翼阀开闭功能恢复正常。“拆弹”成功,采油树一如往昔为我们贡献油气。
“外国人能干的,咱们自己也能干。特别是党员同志,要带头想方设法解决故障,要谋取安全和效益的双赢,不怕啃硬骨头!”官耀华在项目总结会上如是说。(通讯员 廖永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