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7-7 15:47:29

杨克红:员工心中最美的人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杨克红,一个爱岗敬业的女工,一位性格坚韧的油嫂,一名孝老爱亲的模范。她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许多人,身边的员工们动情地说:“克红,你在我心中最美!”

“最美嫂子”

1991年,26岁的杨克红与刘新民结婚了,和当时许多普通工人家庭一样,生活虽拮据但过得幸福。1995年,丈夫刘新民的大弟弟刘新宇考上武汉的一所重点大学计算机系,杨克红一家省吃俭用,资助新宇完成了学业。

2001年,新宇查出患肝癌晚期,新婚不久的妻子也借故选择了离婚。得知消息后,杨克红立刻从清河赶回家,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她联系好武汉同济医院,在为新宇做手术前,医生把杨克红拉到一边,悄悄说:“就算做手术,最多也只能活两年。”杨克红平静地说:“他是我弟弟!就算只能多活一天,我也要尽全力救他。”这次手术花费了7万多元,因为新宇没有医疗保险,所有费用自理,杨克红又召集兄妹三人各自出力凑齐,才对付过去。从此,杨克红携手新宇,开始了长达8年与病魔抗争、守护生命的艰难历程。

为了救新宇,她甚至想把自己的肝换给他,那几年,查阅肝癌的治疗信息成了杨克红业余时间的大事。她和爱人一起带着新宇先后到海南、山东、云南、上海、甘肃等地求医,行程超过两万公里。然而,病魔最终还是夺去了新宇年轻的生命。2008年,新宇永远离开了爱他的嫂子。承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婆婆病倒了,公公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家里人谁都认不出来了,唯独清楚地记得杨克红,也只有她的话他才肯听,送走了小宇后,杨克红又担起了照料公婆的重担。杨克红孝老爱亲的动人事迹受到了《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等20多家新闻媒体关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最美嫂子”。

“最美党员”

作为江汉油田采服中心特车大队食堂班班长,班里唯一的党员,杨克红很忙。但杨克红常说:“党员就是要比一般员工来早点,多干点。”每天早上5点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在食堂,煮稀饭、打豆浆、卤鸡蛋、拌凉菜,保证早餐的花色品种在十七八个左右。6点30分,食堂准时迎来第一批准备出车的司机师傅们,早上8点,送走了最后一位用餐的同事,她不仅要忙着收拾餐具、打扫卫生,还要着手准备中餐、井上送饭等事情。11点40分,中餐开始了……

杨克红特有的微笑、周到的服务给员工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总是一边忙着为员工们刷卡、打饭,一边还细心地询问员工们对伙食的意见,及时反馈给食堂的大师傅,当看到手里拿着路单的司机们,她总不忘多嘱咐两句:“今天温度高,一定别忘记多带水!”、“路上慢一点,开车要小心!”关切的神情就像看着自己家中的小弟,大家也都亲切地喊她一声“杨大姐”。

该队食堂班保障全大队400多号人用餐,真可谓“众口难调”,要让全体员工吃得“不厌其食”,就必须让食谱的花色品种翻新,餐食美味可口。她请人到网上下载了厨艺视频为大家免费上课,厨师们学后手艺明显提高。“像杨克红这样的党员受员工欢迎。”在采服中心“两学一做”学习研讨会上,不少基层党员在谈到“做合格共产党员”时,由衷地表达了对杨克红的钦佩之情。

“最美志愿者”

炎炎烈日下,一辆拉着西瓜、冰茶、冰棒等防暑降温物品的皮卡车开到了新1171压裂井的井场,5名“杨克红志愿者服务队”的后勤女工走下车,手捧着降温物品来到员工中间。

这已经是今年以来,“杨克红志愿者服务队”的姐妹们第12次上井慰问了。

进入夏季以来,气温逐渐升高,生活管理人员把做好员工的防暑降温工作当成重点来抓,杨克红主动把为员工做冰水这个活计揽过来,虽然以前没做过,但她勤动脑筋,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为保证冰水不重样,杨克红买来酸梅膏,自己试验、勾兑,琢磨出了冰冻酸梅汤、冰糖绿豆汤、荷叶解暑茶、清凉冰菊茶等六七个品种,深受员工们的喜爱,她研制的解暑茶被员工们亲切地称为“杨大姐解暑茶”。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近年来,采服中心党委以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高度重视杨克红品牌的培育和克红精神的传播,借势媒体促使克红效应持续发酵,先后建立了“杨克红事迹展览室”,成立了“杨克红志愿者服务队”。目前,9支“杨克红志愿者” 服务小分队, 7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本着“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宗旨,共参加社区公益活动46次,义务帮助孤寡老人、困难员工、贫困学生107人次,调解纠纷29人次。

(江汉油田 吴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克红:员工心中最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