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7-8 15:31:10

初识张爱玲

作者胜利油田   杨会霞

    读张爱玲的书,是在前不久,女儿的语文老师推荐学生读张爱玲的《第一炉香》、《第二炉香》,我从当当网上购买了一些张爱玲的书。一看便爱不释手,那精美绝伦的语言,入骨三分的心理描写,令人不得不赞叹民国时期这位高冷、多才的女子。

    张爱玲的书从前并未入我眼帘,即便是她的《色.戒》、《半生缘》等电影电视剧风扉一时的时候。我感觉她的书不太符合主旋律,无非是些风花雪月、痴男怨女、大户人家钩心斗角之事。然而,仅读了张爱玲的一本书,我使有一种“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之感。中华文字用张爱玲的手笔堆积起来,竟然有如此魅力。感觉就女性来讲,前有古有李清照,但张爱玲之后却再无来者了。她的每一则文章都绘制精细,意象迷蒙,美艳如初放的蓓蕾。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我想,出身于民国时期没落贵族之家、受过优质教育的张爱玲,想必是喜欢斜着眼看人的,在她的小说里,女主人公经常会“睃了一眼。”而在《第一炉香》里面,她给两个“高等丫环”取的名字也颇有意思,一个叫睨儿,一个睇睇,都有斜着眼看人的意思,睨还有高傲的意思。也许只有像她这样目中无人,我行我素的女性,才会有独特的视角,看到常人察觉不到的世界。我常忍不住想,如果见到张爱玲其人,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虽享受了常人遥不可及的富贵荣华,却也亲眼目睹富贵如烟火般逐渐消散,目睹衰败中富家子弟仍奢靡颓唐的生活,这种独特的经历,让张爱玲的思想有几分偏执,也让她的人生与众不同。作为一名女性,她亲身体会到即便是出身于大户人家女性生存的艰难。读书难,读了书,找工作也很难。那份焦灼和无奈,在她的女主人公身上毫无保留地倾诉着。

    读张爱玲的书,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尽管身经民国、抗日、内战等多舛的岁月,但张爱玲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她一味地沉醉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有着纯粹的爱情观。譬如《第一炉香》中的薇龙,靠自己的姿色挣钱,供喜欢的男子挥霍。在这部作品最后,当一群水兵喝得烂醉,不约而同地把薇龙当做了妓女,吓得她撒腿便跑后,乔琪笑道:“那些醉泥鳅,把你当做什么人了?“薇龙却说:”本来吗,我跟她们有什么分别?”乔琪不让她乱说,她却坦然地承认自己说错了话,错只错在:“她们是不得已的,我是自愿的!”写尽了薇龙沉沦堕落的自觉和无奈。还有《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拿自己的一生作筹码,去博取金钱,然而一念之间,她竟然想用金钱把三弟姜季泽笼络在身边,以圆自己的少女之梦。现实中的张爱玲似乎也如此,率真,随性,胡兰成,众人咒骂,时局不能容忍的汉奸文人,她却真心以对。即便是他另有所爱,她在伤心离开之时,仍用自己的稿费资助他生活。

    张爱玲的笔犀利、大胆、敏感,许多人讳莫如深,不敢触及的地方,她剥圆葱一般,一层层地剥出最嫩的心底,让看的人都觉得辣眼睛。比如《心经》中的许小寒,一个刚刚20岁,情窦初开的少女,与父亲那种既像情侣又是父女,欲爱不能的暧昧情愫,通过俩人语言对白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她在《第二炉香》中写愫细与罗杰安白登的爱情,愫细,一个美貌纯洁,半开化的女子,新婚之夜出逃,葬送了美丽的爱情,还有罗杰安白登的前程,甚至生命。

    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纷纷扰扰的人世间,捧起张爱玲的小说,好似享用一份美味诱人的鲜蔬,白的纯洁,红的艳丽,绿的璀璨,让人看之目不暇接,尝之清淡怡人,心也随之沉静下来。


煤缘 发表于 2017-7-8 20:42:14

感谢赵老师精彩分享!

煤缘 发表于 2017-7-8 20:42:31

祝赵老师周未愉快!

煤缘 发表于 2017-7-8 20:42:43

向敬业的赵老师学习问好!

羊君 发表于 2017-7-9 11:24:14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来访支持!给力!

羊君 发表于 2017-7-9 11:24:29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专页有你真精彩!

羊君 发表于 2017-7-9 11:24:44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末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识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