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17-7-10 09:10:16

企业筹备期间的用工,关系如何认定

企业筹备期间的用工,关系如何认定
到底是劳动关系还是个人雇佣
  如今,在大众创业的浪潮中,不少创业者纷纷开设公司,准备大干一场。但是,在公司筹备期至成立期,这一时段招用的劳动者,公司与其是什么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该如何确定?一旦发生争议,又该通过什么途径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是当前创业浪潮中急需关注的焦点问题。最近,本报信访室就接待了一位从企业筹备期干到成立期,而与公司发生争议的劳动者。
  职工投诉
  经朋友介绍 加入“筹备期”公司
  陈荣欢是一名医疗美容医生,在老家小有成绩的他于2012年来到上海,想要在这座大城市里立足打拼。很快,他找到了一家医疗美容医院,不仅做着医生的工作,也开始接触一些有关医院管理方面的事宜,用他的话来说,算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四年后,他的一个朋友找到了他,想介绍他去另一家医疗美容医院工作。“选择跳槽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家公司的老板在医院管理和运营中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我觉得和这样的老板共事会很愉快;另一方面是因为这家公司正在筹备中,我觉得从筹备期参与医院建设,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抱着这种想法,陈荣欢答应朋友的邀请,加入这家正在筹备中的亚太医疗美容医院进行工作。
  虽然正式加入前,双方没有签订过书面合同,但陈荣欢也和公司老板数次通过电话进行约定:每月工资为三万元,另外支付他五千元作为在上海的租房补贴。“我还在正式工作前通过微信和老板进行沟通,老板不但确认了我们约定的内容,还同我说:‘欢迎加入亚太!’。因此,我也就放心了。”有了老板的确认,陈荣欢少了一份后顾之忧,抱着一展宏图的想法,2017年3月,他正式进入亚太医疗美容医院开始工作。
  筹建中的医院虽然没有对外营业,但他的工作却并不少,“我主要负责的是医院筹备过程中的基建、设备以及医疗消耗品的采购、审核以及医院部分人员招聘的工作。”工作内容虽然比较杂,但每一件都是筹备中不可或缺的“大事”,在他出示的诸多微信聊天记录以及文件中,均有他个人的签字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他的对接。由于他的工作需要与各个部门的人进行接触,因此在一个名为“亚太医疗美容管理层”的微信群组的聊天截图中,一位群内名称为“人事”的工作者贴出了这样一则人事分配:经由牟总考虑后,现医院领导层正式决定以下几位为医院管理层:……陈荣欢———医院副院长……“我们做事都要求白纸黑字的,虽然公司没有与我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有这几段微信聊天记录,我也就放心了!”在他看来,虽然公司因为营业执照的问题,暂时不能给他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但他毕竟握有“证据”,公司也赖不掉。
  担心权益被侵 未签空白合同
  陈荣欢坦言,在公司工作的这几个月来,他很有成就感,一来公司的基础建设需要经他手来完成,从当初的不具规模到如今的准备开业都离不开他的工作;二来公司老板对他也不错,虽然没有劳动合同,但是每个月10号都会准时依照约定,通过银行账户给他打款,让他也卸下了对公司的最后一丝怀疑。然而,事情的导火索发生在今年4月的一天。
  当时,正在公司整理医疗耗品采购的他接到了人事的信息,通知他去签订劳动合同。“当时我也挺奇怪的,公司的营业执照还没有办下来,怎么就有劳动合同可以签了?但是,转念一想,签劳动合同总比一直不签,没有保障要好。所以我也就去了。”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人事拿出的这份劳动合同却是一份“空白合同”。投诉中的陈荣欢拿出这份公司提供的空白合同,劳动报记者看到,这份合同除了对签订方式、工作休息时间以及竞业限制等内容进行约定之外,其他内容均未被填写过,甚至连最重要的公司主体名称也未写明。“因为我们医院当时正在筹备期间,因此人事也没签过劳动合同,我问她,你会签这份劳动合同吗?她说,她不敢签这份空白合同。我一想,连人事都不敢签,更不要提我这种没有任何劳动法律经验的人了。更何况,合同上连公司名称也没写,我签的这份合同到底算哪家单位,我自己都不知道,以后万一发生什么事就很难说了。”在种种担忧之下,他拒绝签订这份空白的劳动合同,同时,他希望公司能更换一份具备公司署名、公章的有效劳动合同,但是,他的想法却落了空。
  2017年5月19日,作为医院的副院长,他第一时间知道了公司营业执照已经办妥的消息,他立即找到公司人事,表达了可以签订劳动合同的意思,但人事却告诉他:“再等等,等老板的消息,才能签订劳动合同。”谁知道,让他久等而来的并非是一份他一直期待的正规合同,而是一通老板解雇他的电话。
  朋友传话“被解雇” 门禁卡无法进出
  6月5日,陈荣欢接到当初介绍他入职的朋友电话,说老板觉得他不合适这份工作,希望他能自己离职,再找一份好工作。他非常不解,要辞退他,也应该是老板来告诉他,或者是人事来通知,怎么会是通过自己的朋友告知的呢?为此,第二天他通过电话想找老板要个说法,谁知老板却不接他的电话,“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老板现在让我走人,要么给我一份辞退报告,说明我们这段时间的关系;要么就协商解决,给我一笔经济补偿。”
  6月7日,公司人事找到陈荣欢,提出希望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解决。为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3月至6月在公司工作期间的社保以及5月至6月未发放的全额工资全部补齐。但在听了他的方案后,对方不肯同意,“公司说工资只可以发到6月15日,至于社保的问题,他们更是避之不谈。”公司的态度在陈荣欢看来是无法继续协商的,双方也一度僵持不下。到了6月8日,陈荣欢上班时,发现自己的门禁卡突然不好使了,“那时候我才知道,应该是公司做了手脚,消除了我的门禁信息不让我上班。因为之前公司曾有人告诉我说,需要集体更换门禁卡,想收走我的卡,我当时没同意,想来应该是那时候就不要我了吧。”
  之后,陈荣欢又辗转找到了老板,希望就此事再次进行协商。谁知,老板的回应却出乎他的意料:“老板告诉我说:‘算了吧!你是我个人雇佣的,算什么劳动关系呢?现在我不要你了,你自己再到外面找一份工作吧!’听到老板这话,我非常难过!再加上之前公司消我门禁卡的事在先,让我下定决心要通过法律的手段解决这件事!”为此,他向当地申请了劳动仲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企业筹备期间的用工,关系如何认定